和反派在修罗场里撒糖[穿书]_作者:消失绿缇(92)

  -

  一周以后,学校突然下了通知,说要撤销给学生会长的公派留学资格,并将萧淞开除出学生会。

  对于善款核查不清一事,负责学生会的老师写了说明,张贴在学校的公告栏上。

  有不少关心这件事的同学都去看了,私底下议论纷纷,毕竟学校好久没出过这么大的事了。

  还有人为萧淞可惜,家里孤注一掷的送她读书,她是一定不会退学的,可毕竟出了人品问题,日后要如何在长陵待下去?

  学校按照少督军的命令,将大家上缴的善款悉数发回,言明上层并不会胁迫大家参与捐款,如果有爱心人士,可以自发去福利院援助。

  城府同时也希望家有余力的同学,可以给超过十岁的孤儿提供简单的劳动机会,军部和秘书处会想办法解决他们的教育和住宿问题。

  军部的这一决策,顿时受到了全部学生的拥戴。

  就是嘛。

  不是不愿意捐款献爱心,只是气不过自己的爱心成了别人可以利用的军功章。

  现在钱都发到了手上,大部分家庭富裕的同学也都以自己的名义自发的寄送到了福利院,他们不缺钱,缺的是对位高权重的人的信任,一旦拥有了这份信任,他们也愿意为桐城的发展尽自己的一份力。

  谁想命令下来没多久,坊间就有了传闻。

  说姜家焦尾巷新开了一间早餐铺子,里头的服务生都是曾经的孤儿,甚至有那个嚣张跋扈的贾成泽。

  谁都没想到,贾成泽这批惹得全城头疼的小混混群体,被姜家给收了。

  听说待遇还不错,有工钱还管吃住。

  有人为凑热闹去吃早点,发现这帮混混的态度还十分好,干活也相当麻利。

  特别的反常往往传播的极快,不出半月,几乎全城的人都知道,贾成泽已经不在城里乱窜找事了,他去给姜家打工,而且身强体壮的,干的还非常好。

  光顾金光大饭店的顾客越来越多,人人都说姜老爷心善,给了混混们一条活路,也给旁人省了不少麻烦。

  而且姜家这事可是在城府下通知之前就默默做了,更是难得。

  一有人牵头,城里的商贾也纷纷赶时髦,开始启用流浪汉伙计,顿时解决了桐城不少的压力。

  姜逢木是坐在去疗养院的车上受到系统的奖励的。

  【恭喜宿主成功完成支线任务,统计奖励,获得2000点经验值,获得“许文竹的感激”,“百姓的歌颂”,少督军好感度增加1000点。】

  姜逢木一怔。

  奇怪了,许久不变的好感度居然增加了?

  是因为她误打误撞解决了褚沅辰头疼的难题,带动了任用流浪汉的风潮?

  车子开进疗养院里头,姜逢木抬腿迈出了车门。

  她理了理自己被风吹乱的头发,挎着包往里面走。

  这里的守卫已经认识她了,都知道这是老太太的孙女,一见面便笑着打招呼:“姜小姐好。”

  姜逢木每次来也都给他们带些姜家自己腌制的蜜饯,不多,但多少调剂点站岗的辛苦。

  守卫们的年龄也不大,往往是十来岁就送到军部去训练,练得不出类拔萃,不能留在军部,便分派到各处去当守卫。

  他们大多家里贫困,念不起书,勉强靠着工资度日。

  收到姜逢木的礼物,这帮人也都很开心。

  往常来疗养院的都是大人物,正眼都不给他们的,不慎犯点错还要受罚,只有姜小姐平易近人,有时候还能跟他们天南海北的瞎唠,虽然他们也听不懂姜小姐在说什么,但就是喜欢听她胡说八道。

  姜逢木轻车熟路的拎包上了楼,老太太早早起床梳洗等着她。

  一见面,便亲热的伸出手拉着她。

  “姜家做的事我都听说了,肯定是你的主意吧,也就只有你这般高瞻远瞩。”

  姜逢木惭愧,她当初真的只觉得小胖他们仗义,愿意帮他们一把,什么社会问题不该是她关心的范畴。

  她实话实话:“我真没想那么多。”

  老太太笑笑:“凡是都有因果,你当初心善肯帮他们,现在才有了姜家的好名声,就像当初在莫家村,沅辰他留下你,我们才能有这一路的缘分。”

  什么学校门口摊煎饼的谎言已经不攻自破,但老太太也没责怪姜逢木。

  谁还没有点秘密呢。

  更何况她是富家小姐,这些年来总归没受过什么苦,那就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