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爱我,请在北京_作者:庞永华(201)

2019-03-27 庞永华

“对,”叶芊肯定地说,“恭王府这一万个福中,只有隐藏在滴翠岩秘云洞中康熙御笔福字碑上的是唯一的‘福’字,其余的九千九百九十九个福则全部隐藏在蝙蝠造型之中。所以,恭王府的福文化也可以被称为‘藏福文化’。”

“那我们赶紧去找那些福的踪影吧!”我迫不及待地说。

“走吧!”叶芊边说边走,“恭王府的建筑就充分利用了蝙蝠的象征意义,以蝙蝠造型贯穿于整个建筑模式之中。恭王府里的蝙蝠,分为明蝠和暗蝠两种:明蝠,就是图案是具体的蝙蝠,如彩绘中的蝙蝠、天棚上的蝙蝠装饰图案、窗棱上雕刻的蝙蝠等等;暗蝠,就是将蝙蝠形状抽象化、图形化了。明蝠暗蝠,交相呼应,无处不在,将身处其中的人们紧紧包围起来。”

“我想起来了,”我思索着对叶芊说,“我们来的时候,我看到恭王府后罩楼上有个蝙蝠造型的窗户。”

“你说的对,”叶芊肯定地说,“那个窗户做成一个倒挂的蝙蝠形状,寓意‘福到’,蝙蝠下面是两条鲶鱼,寓意‘年年有余’,这极其鲜明地凸显了府主求福的心理。”

我微笑着点了点头。

我们走了一会,就游览到了蝠厅。

蝠厅是花园中路最后一座建筑,有五间正厅,前后出抱厦三间,两侧又出耳房。由于耳房比正厅略前,形成曲折对称类似展翅飞翔的蝙蝠的一个蝠形平面,所以叫“蝠厅”,充满祈福的意味。

“还找福吗?”我问叶芊。

“再找找,”叶芊微笑着说,“府邸东路还有一处名为多福轩的院落,因为内部悬挂了许多‘福寿’匾,故而得名。”

“那走吧!”我呵呵一笑,“到多福轩再看看吧!”

叶芊莞尔一笑。

我们闲庭散步,最后来到了多福轩。

“这个地方,”叶芊一脸深沉地解释说,“曾经就是和孝公主的居所、恭亲王的会客厅。1860年,英法联军攻入北京,恭亲王奕訢就是在此处与英法代表谈判。多福轩见证了《北京条约》的签订始末,具有特殊的历史价值。”

“我觉得,”我认真地说,“恭王府蕴含的最根本的文化内涵就是福。”

“是的,”叶芊微微一笑,“福文化并非只是一种平民文化。福是中国的历史,福是中国的文化,福中蕴含了中华民族历史与文化的灵魂,是中华民族的一种最高追求。”

“福无处不在,”我感慨地说,“它就在我们的身边,不用心去看是很难发现的!”

“是的,”叶芊动情地说,“我们都是身在福中啊!”

“咱俩在一起,”我深情无比地说,“一定会很幸福的!”

“是幸灾乐祸的幸,还是本性难移的性?”叶芊似笑非笑地问。

“两个都是,”我微笑着说,“有性福,才有幸福!”

第八章 万家灯火,我想买房

第246章 246.万家灯火,我想买房

游完恭王府,我和叶芊来到了景山公园。

景山公园的位置极好。

它,坐落在京城南北中轴线上,南接故官神武门,北对城北钟鼓楼,西邻北海公园,是北京市内登高俯瞰京城和观赏紫禁城全景的最好地方。

“你知道景山是怎么来的吗?”我问叶芊。

“当然知道了,”叶芊边走边说,“这里早在金代就堆土成丘,元代辟为皇室禁苑名为青山,明永乐年间又将挖护城河的泥土及拆卸南移城垣的渣土都堆积在此,叠砌成一座高大的土山取名万岁山。清代顺治十二年将此山改名为景山,并于乾隆年间进行了大规模的扩建,先后建有寿皇殿、绮望楼、观妙亭、周赏亭、万春亭、辑芳亭、富揽亭……”

“这迎门而立的是什么楼?”我问叶芊。

“绮望楼,”叶芊呵呵一笑,“这座楼和大门两侧的平房是一组建筑,据说是学生们供奉孔子牌位的地方。”

“你懂的真多啊!”我感慨道。

“以前的时候,”叶芊清喉娇啭地说,“这景山上的每座亭中都供有一位铜佛,总称五位神,又称五味神,即代表酸、苦、甘、辛、咸五味的神灵。但是,在1900年八国联军进京后就抢走了里面的四尊,只剩其中的一尊曾经幸存,但却被砍伤左臂,后来也不知去向。还有那东侧的观妙亭下,原来有一棵古槐,是明思宗崇祯皇帝自缢处。这棵树后来用围墙圈起,树上挂一段铁索,称此槐树为罪槐,树旁有碑记载其事。八国联军进京时,盗走了铁链。**时期,古槐也被当作‘四旧’给砍掉了。现在的那棵树,其实是后来在原址新栽上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