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爱我,请在北京_作者:庞永华(464)

2019-03-27 庞永华

“当然是傻丫头呀!”我肯定地说。

“你的品位真高,”叶芊莞尔一笑,“很适合你!不过,我非常喜欢黛玉!作为《红楼梦》中女主人公,黛玉一直是颇有争议的人物。她超凡脱俗,性格孤僻,一张巧嘴,从不让人。但她仍然是大多数人心目中美的化身,这到底是什么原因呢?”

“病态!”我说。

“你才病态!”叶芊说。

耀眼的绿开始在视野中闪烁。

一尾尾凤尾竹迎风摇曳。

小而精的院内布局,就像黛玉不施铅华淡漠世俗的作风,让人有点感物伤怀。

走进室内,但见笔墨纸砚齐全,字画众多。就连潇湘馆内的窗户也与别处大不相同,皆摒弃红框白纸而制成翠竹的图案,情景交融,耐人寻味。特别是案上一把古琴,不由让人想到那首悲凉且凄美的《葬花词》。

“我一想到那首词就想哭,”叶芊有点伤感地说,“尤其是最后两句: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

“所以我们才应该珍惜生活,珍惜现在,珍惜当下!”我装模作样地对叶芊说。

“有的时候,”叶芊一脸深沉地说,“我也想像黛玉那样扛上花锄……”

“是不是想学林妹妹葬花?”我猜测道。

“不!”叶芊咬牙切齿地说,“我想葬车!”

“为什么?”我吃惊地问。

“哎!”叶芊哀叹道,“买车前体重90斤,买车后体重110斤了;买车前感觉肉肉都在胸脯上,买车后发现肉肉都跑到肚子上了;买车前每次打车10元,买车后每次加油200元……如今我把车葬了,拿土埋上,日久不过随土化了,岂不干净。”

“你的记性真好,”我呵呵一笑,“我给你举的例子,你听一遍就能全记下了!”

叶芊嫣然一笑,两颊笑涡,霞光荡漾。

我微微一笑,皮笑肉不笑。

从潇湘馆出来时已近黄昏,夕阳的余晖开始将大观园淹没。

昔日,这座被曹雪芹用文学语言构筑成的权贵们的挥霍之地和“温柔富贵乡”,如今却成为了集红学学术、古建筑技术、传统园林艺术精华为一园的旅游胜地,成了新北京十六景之一,看来老曹的贡献还真的是不小啊!

“哎!”我装模作样地长叹一声,“早知后来颓废倒塌,何必当初骄奢淫逸呢?”

“是啊!”叶芊看着我意味深长地说,“早知道现在成了剩男,何必当初挑三拣四呢?”

“我也想有个家呀,一个不需要多大的地方,”我阴阳怪气地说,“可爱情这东西,是宁缺毋滥。”我深有体会地说,“就像鲁迅先生说的那样,一部《红楼梦》,经学家看见《易》,道学家看见淫,才子看见缠绵,革命家看见排满,流言家看见宫闱秘事……而我,却看见的是汽车用车幽默。正所谓一千个读者心中有一千个黛玉一样,一千个人心中就有一千种解读红楼的方法,一千个女孩就有一千种美丽……”

“那我美在什么地方?”叶芊饶有兴趣地问。

“情人眼里出西施,”我认真地说,“如果喜欢一个人的话,那她处处都美;如果不喜欢一个人的话,那她处处都不顺眼。”

叶芊微微一笑。

我呵呵一笑。

我们一边说笑,一边游览。

一路走来,从“贾宝玉神游太虚幻境”逛到“红楼文化艺术展”,最后逛到了大观园门口。

第494章 494.烧麦爱情,都一处里

“吃点什么?”我问叶芊。

“去都一处吧!”叶芊想了一会后说,“我想吃烧麦!”

“好!”我点了点头,“那也是百年老字号了!”

我们开车来到了坐落在繁华的前门大街38号的都一处。

都一处烧麦馆店堂内人声鼎沸,几乎每张桌上都摆着一屉花边褶皱层层叠叠,宛如一朵朵精美绢花的烧麦。

“你瞧瞧人家这匾额,”叶芊微笑着说,“乾隆皇帝御赐的虎头匾与别的中规中矩的匾额不同,是憨头憨脑的椭圆形,黑漆油饰字贴金箔,而其亲题的’都一处‘三个大字刚劲洒脱,尽显天子风范。匾的四周,还刻有蝙蝠图案,暗喻’有福‘。”

“都一处始于1738年,”我思索着说,“乾隆皇帝赐名,郭沫若亲笔题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