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叶芊都受宠若惊地点了点头。
方丈院,位于藏经阁后,是单独高台院落。主室,是方丈室;门前走廊东檐下,挂着一口大铁钟;阁堂对面墙壁上,镶嵌着宋代书法家蔡京的《面壁之塔》刻石、金代《二祖慧可禅师像碑》和《达摩面壁像碑》;两边,有东西寮房。
我们去了后,方丈已拿出茶具,开始亲自为我们点茶。
茶是绿茶,水是开水。
茶过三道,老丈人带着我们起身向方丈告辞。
“真没想到,”我走出方丈院时受宠若惊地对老丈人说,“方丈还亲自给我们点茶!”
“再小的人也是人,”老丈人认真地说,“再少的客人也是客人。”
忽然间,我感到心里暖洋洋的,因为自己的被重视。
“刚才你喝到什么了?”老丈人忽然问道。
“当然是茶呀!”我爽快地说。
“那茶具呢?”老丈人又问。
“我没留意,”我轻声地说,“我只注意那茶碗很精致的!”
“如果方丈拿出来款待我们的,是不干净的茶碗;如果方丈用来擦茶碗的,是不洁净的茶巾,你的心里会怎么样?”老丈人接着问道。
“那肯定会不舒服的!”我犹犹豫豫地说。
“是的,”老丈人点点头说,“其实我们每一个人都像茶杯,天生剔透,质地优良,成色一样,但由于染尘,难免会变脏的,因此需要不停地清洁和精心打理,让自己干干净净地接待客人,不光茶汤干净,而且还要茶碗茶壶干净。否则,客人会不舒服的。”
“干净对人!”我微微一笑。
“对,要干净对人,”老丈人点点头后,接着问道,“那你尝到茶汤是什么味没有?”
“好像开始很浓,”我思索着说,“后来就变淡了。”
“对的,”老丈人肯定地说,“人生就像品茶,从浓到淡到无。”
“这话怎么这么熟悉呀?”我纳闷地回过头看着叶芊。
“我给你在大觉寺喝茶时讲过的,”叶芊微笑着说,“我就是从我爸这里学的!”
“您是不是接下来想说,”我微笑着对老丈人说,“第一道茶,就像少年的心,最纯最浓;第二道茶,就像中年的心,最稳最淡;第三道茶,就像老年的心,无欲无求……清清三道茶,浓浓一生情!人活一生,一定要让自己像杯茶水一样,在有限的生命里散发出清香,浓时喜浓,淡时喜淡;浓时品浓,淡时品淡。”
“你都知道了,”老丈人面露不悦地说,“那我还卖弄什么呀?”
“一杯茶就是这么的不简单哪!”我感慨道。
“是啊!”老丈人也感慨道,“先要培养一棵茶苗,要它成长,就需要不断地灌溉、施肥,还得有阳光、空气、水,可以说一棵茶苗集合了宇宙万物的力量才能生长。喝一杯茶,等于喝下了宇宙万物。宇宙就是一杯茶,一杯茶就是宇宙的中心。”
“我发现出家其实真的挺好,”我高兴地对老丈人说,“可以让我学到很多宝贵的东西!”
“出家是挺好的,”老丈人一脸欣慰地说,“世上的人,其实大多都很羡慕僧人,就连宋朝的仁宗皇帝也说:‘若得为僧,出入于金门之下,行藏于宝殿之中。春听莺啼鸟语,妙乐天机;夏闻蝉噪高林,岂知炎热;秋睹清风明月,星灿光耀;冬观雪领山川,蒲团暖坐。板响云堂赴供,钟鸣上殿讽经,般般如意,种种现成。’”
“真好!”我高兴地对老丈人说。
“当然,僧人的生活也是很紧张和清苦的,”老丈人接着说,“我们每天闻钟而起,闻鼓而眠,笺响上殿,梆响过堂。月月如此,年年依旧。但是,我们也和世人一样,只要热爱生活,一切都会充满生机和乐趣。”
“出家真好!”我高兴地说。
“好你就留在这儿,”叶芊娇嗔满面地说,“我爸都已经决定要走啦!”
第663章 663.大雄宝殿,黎明钟声
一夜清净。
我和叶芊是在洪亮的钟声中醒来的。
睡意正浓的我,看了看没有显现一点曙光的窗外,真的一点也不想起来。
我赖在床上,只想多睡一会,哪怕是十分钟也好啊!
“我们又醒过来了,”叶芊高兴地说,“我们又可以享受一天美好的时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