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爱我,请在北京_作者:庞永华(610)

2019-03-27 庞永华

“那我应该怎样锻炼呀?”我问老丈人。

“选择自己锻炼方法的原则有两条,”老丈人说,“一是看个人的兴趣爱好,二是根据自己的身体状况。”

“我爱好武术,”我高兴地说,“我也没病没灾的,肯定适合练习武术,那这个时候你教我练习武术好吧!”

“我带你去见一个人,”老丈人微笑着说,“他可算得上是寺里的武林高手了!”

“那太好了!”我高兴极了。

在老丈人的带领下,我在僧房见到了石头师傅。

他的脸棱角分明。

他的身体看起来非常匀称结实。

“你的身体真棒!”我不由自主地赞叹道。

“你长得很帅!”石头师傅嘿嘿一笑。

“我做梦都想练习武术!”我高兴地对石头师傅说。

“练武好,”石头师傅声音洪亮地说,“习武本身也是一种修行,练武本身离修行就更近些!”

“那你快教我一点吧!”我着急地催促道。

“好吧!”石头师傅点点头,开始滔滔不绝地讲解起来,“少林武术虽然有过千变万化,但它的五种基本特点都没有变更:一是拳打一条线,所有的套路起落、进退、收纵,都要求在一条线上活动;二是拳打卧牛地,不受场地大小的束缚,可以在狭小的地方发挥自己武艺的威力;三是打人不见形,出手快,落点狠,内静外猛,技击性强;四是借力打力,乘人力,顺敌势,以四两拨千斤;五是拳打一口气,缓急神奇术,尽在一呼吸。这五种特点正是少林武功的特别之处,看似简单,但它几乎囊括了中华武术各大门派的精华,是最有效最丰富的。可以说,少林功夫是集百家武术精华之大成的!”

“那你能不能给我们表演一下看看?”我央求道。

“表演就表演!”石头师傅爽快地答应了。

只见石头师傅两步跨出僧房,在院子里摆开了架势,时而突然跃起,时而岿然不动;时而挥舞手臂,时而抬腿猛扫……他的全身关节仿佛都在动,两条长臂挥舞起来大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势。

“这就是传说中的螳螂拳!”老丈人微笑着给我解释道。

“太好了,”我高兴地嚷嚷起来,“我现在就想学!”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石头师傅嘿嘿一笑。

“是不是只要吃苦,就可以练好了?”我饶有兴趣地问道。

“走,”石头师傅说着站起身,“我带你先去一个地方看看!”

石头师傅在前面走。

我们紧随其后。

我们一起来到了千佛殿。

千佛殿,是少林寺内最大的殿宇。殿中,供有明代铸造的毗卢铜像;东面,是阿弥陀佛石像;东、西、北三壁,有明代无名氏绘制的《五百罗汉会毗卢》大型彩色壁画;西壁,有几块清代石碑上是颂达摩面壁石影的颂词;地面,有许多个坑。

“你看到地面上的这些坑没有?”石头师傅问我。

“我一进来就看见了,”我纳闷地问,“这是怎么回事呀?”

“这些坑是少林僧人练拳的站位坑,”石头师傅声音洪亮地说,“练习武术,最基本的就是要吃苦!”

“那不基本的呢?”我好奇地问。

“武术的核心是功夫,”石头师傅说,“动作、套路,只是获得功夫的阶梯。如果没有动作、套路,功夫就无从学起,无从表现。但少林功夫的极致是练就不动心!”

“什么是不动心?”我好奇地问。

“不动心就是不要妄想!”石头师傅说,“佛祖他老人家,在最后一次说法时给众生提供了八万四千种方便法门,就是让众生祛除妄想。祛除妄想的方法很多,可以借助颂经,可以借助饮茶,也可以借助日行一善,当然也可以通过练武…… ”

“那你从小就练武吗?”我饶有兴趣地问。

“从小就学,”石头师傅自豪地说,“我出生在一个武术世家,从小就学习八卦拳,对武术特别喜欢,所以就跟着一个武术家开始学习武术。”

“那你是怎么来少林寺的?”我迫不及待地问。

“谁不知道‘寺以武显,武以寺名’的少林寺呢?”石头师傅微笑着说,“我七岁的时候,就在父亲的指引下来到了少林寺。开始,父亲只是希望我跟着师傅学点真功夫,而我也只是想把功夫练好,不受他人欺负,对于出家是一点概念都没有。可是,后来我受师傅的影响,对佛教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便决定留下来了。时间长了,我对师傅提出的武术禅有了一定的理解,原来练武不光可以强身健体,让自己不受他人欺负,还可以把自己的人生练就一个很高的境界。这样,我一边学禅,一边习武,所以很快就练就了不动心,没有烦恼,没有痛苦,越来越热爱生命。学会热爱生命,这才是学禅习武的真正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