姻缘神_作者:喃喃自语的马丁(12)

  慕薇珞看见老师笑着看着台上的两人,转身对班里的同学说:“同学们可以好好听听他们两人的内容,准备得很详实,这个感想是要做平时成绩的啊。”接着老师把教案下的一叠讲稿抽了出来,示意二人可以开始讲了。

  岳向思先是介绍了《定婚店》这个故事:唐朝时一个叫韦固的书生被同住一家客栈的客人介绍了原清河太守的女儿。次日四更天韦固起床去相看的时候见到了一个须发银白的老翁倚着布袋对月翻书。韦固发现老者书上的字他一个都不认识,于是就向老人询问。老人告诉韦固书上是天下男女匹配的婚牍,布袋里是用来系夫妻两人脚的红线,一出生就牵住了。韦固因此询问自己的妻子是何人,老人说原清河太守的女儿并不是韦固的妻子,而是宋城南店北面卖菜的妇人三岁的女儿。韦固不肯相信,令仆人杀了小女孩,但仆人只是刺破女孩眉间就逃之夭夭。之后韦固的婚事都未成功,直到十多年过去,韦固的上司相州刺史王泰将自己的女儿许配给了韦固,韦固非常满意新娘。但是新娘眉间总是贴着花钿,后来韦固问了才知道新娘是王泰的侄女,因父母双亡被奶妈陈氏卖菜抚养长大,后与王泰相认被王泰收养。眉间是三岁那年在菜市上被歹人刺伤所致。韦固响起当年遇见的老翁,认定月下老人真实主管人间婚姻的媒神,逢人便道这个奇遇,远近皆知。

  “根据这个故事,月老是一个带着装有红线的布袋和记载天下婚牍的书的一位鹤发老翁。各地月老祠给月老塑的像也是白发老翁,但是还带着有一柄拐杖。有些塑像两边会有童男童女,被解释为是青鸟和灵犀。青鸟是古人说的爱情鸟,代表相思;灵犀则是取自‘心有灵犀一点通’。”

  “月老最为人所知的就是他的红线,用于确定男女的姻缘,也就是决定夫妻关系。唐代之前,婚姻一定要讲求门当户对;但是唐朝李复言写的《定婚店》体现了一种‘前世注定今生缘’的认知态度。两相比较,月老的婚姻观念显然有了很大进步。实际上,月老的这种婚姻观是唐代人命定观的表现之一。唐人认为人的命运不是自己可以确定和改变的,因此也就相信姻缘也是天定。从故事中可以看出男女一出生红线就是牵定的,就是命定观的一种表现。”

  岳向思看着底下的同学似乎都在干自己的事情,知道这种只要看了故事就能推测出来的东西其实并不能吸引同学们的注意力。他想起周六和皮皮的激烈的讨论,知道争议焦点并不在对《定婚店》的解读,而在他们两人构建的月老形象是不同的,因此引发的二人对月老的态度是不同的。岳向思顿了顿,看了看正在帮助自己展示PPT的皮皮。皮皮也转头看着岳向思,目光中充满疑惑。岳向思想到了什么,笑着示意皮皮继续往后放映。

  皮皮切换幻灯片,在看到下一张PPT上的内容时愣了一下。

  “其实从我生长在社会主义红旗下的经历来说,我是不信有月老的。但既然咱们今天讲这个,咱们就得封建迷信结合社会主义科学观一下。”这个对比鲜明的说法似乎引起了同学们的兴趣,不少同学看向PPT。

  “都知道月老是中国的姻缘神,国外的相似神明形象应该是丘比特和爱神维纳斯。但是相比丘比特和爱神维纳斯,月老并不是恋爱的神明而是婚姻的神明。大家可以看到PPT上近年我国民政部门出台的统计数据,我国近年来结婚率降低,离婚率增加。如今正值第四次单身潮,越来越多的青年变成‘空巢青年’,连团中央都着急了,说青年婚恋问题是重要问题。假如按照唐人的观念姻缘天定,那么所有这些单身的青年上辈子也是单身。所以如果不想单身直到下辈子,咱们班今天听课的同学要勇于走进围城,造福下辈子。”

  班里有同学笑出声来。有个男生笑着举手问:“不对吧,月老不是有那个婚姻簿嘛,难道我们的名字都不在上面吗,为什么不能按照那个给我们分配媳妇儿啊?”

  “这个就是我的猜测了。建国之后男女婚姻大事实行自由恋爱、民政部门统管的模式。与‘建国之后不许成精’一样,‘建国之后神仙不得干政’,所以月老也就只能给有情人们牵牵红线,而不能包办婚姻了。所以你要是不去谈恋爱,还真的没办法得到红线啊。”岳向思笑着对那个男生说。

  “所以命中注定的白马王子什么的都是假的咯?我现在正爱的这个就是对的人咯?”一个女孩子咯咯笑着举手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