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犯人着想,这种监督三司会审的事情自然要交给年长又有经验的督察御史去做了。而且刑部、大理寺派出从二品、正三品的官员参与审案子,难不成督察院就只派出一个正七品的小官去监督吗?成何体统?刑部和大理寺的人也不会乐意啊!
所以,蔡思瑾和张思晨就被扔到京城里四处乱逛,监(探)察(听)百(八)官(卦)去了。张思晨在这方面有特长,这个人精才被谢正卿放出去几天就打听到了好多官员的私密事情,上奏之后很快就为谢正卿打击对手提供了很好的素材,让他进一步肃清了朝堂上的反对势力,为他推动自己的改革又增砖添瓦了。
张思晨的才华也因此被同样指望着大力推动改革、肃清沈相余党的皇上另眼相待了。没有办法,大晏朝推行的是人治,若是不把自己人换上去占了那些岗位,便是再好的改革措施也推行不了啊!
可是蔡思瑾简直两眼一抹黑,完全不知道自己要上奏些什么东西。他昏天黑地没头苍蝇一样地在京城四处乱逛了三天之后,一无所获。
失望之余的蔡思瑾终于决定——他还是老老实实去听京兆尹衙门审案子,继续刷一刷“明察秋毫”的技能熟练度吧。
支线6这个任务眼见得是完成不了了,现在只能盼着多刷一点熟练度,让“明察秋毫”这个技能升到三/级,再增加一个等级,把支线任务失败之后扣的那个等级给涨回来。
作者有话要说: 说明:这些个制度是我融合古代好几个朝代司法制度、监察制度自创的,并不是真正的古代制度,亲看的时候请一笑而过,不要引起误认啊,不想给大家普及错误的古代司法制度知识,哈哈哈
第67章 海西过年
到了新的岗位之后,蔡思瑾一直没有什么作为。虽然刚来的时候他和张思晨一般是套着“光环”出现的,可是经过了一个月之后,对比就很明显了。
张思晨不但自己有所作为, 还和谢正卿谢首辅联系很紧密,经常带着自家媳妇儿时不时地去谢府混饭吃,一看就知道他和谢正卿谢首辅关系很好。反观蔡思瑾,虽然张思晨一直叫他“师兄”什么的, 打听了半天才知道竟然是同一个启蒙老师而已,又碰巧住到了两隔壁, 其实没有多少关系的。没看见蔡思瑾都不太上谢首辅的门吗?肯定是关系不怎么样!
而且蔡思瑾之前常常出入沈子安府邸的时候他还未如此受重视,他和沈子安有都很低调,还有很多人不知道沈子安竟然是眉山先生的儿子, 更是大多人都不知道沈子安和蔡思瑾熟识。再加上沈子安近来非常忙碌,都没有时间与蔡思瑾见过一面, 别人就更不知道他们两人熟悉了。
于是, 蔡思瑾身上的“光环”已经在一个月之后失去, 那些原来见风使舵巴结他和张思晨的人, 已经放弃他这个“冷灶”全部都跑到张思晨那边去了。不过蔡思瑾也没有伤心的, 反而觉得轻松不少——随时被那么多人围着肉麻地奉承, 他简直觉得浑身不舒服,都不知道该怎么做了!
他也是真佩服死了张思晨,如何才能做到在那种时候还面不改色、谈笑自若的?只能说明张思晨天生就是当官的料!
蔡思瑾身上失去了“谢首辅门人”的光环,也不再是“沈相针对打击的人”, 他就变成了简简单单的他自己。这也算是有好处的——他总算在进入官场半年多之后第一次感受到了“同僚的关心”之类的正常情绪,接触了几个品性不错,不喜欢打击别人也不喜欢巴结别人的人。
蔡思瑾觉得和他们相处非常舒服,总算是不会再觉得去衙门里是一种折磨了!同时因为不断地听京兆尹的案子,他和京兆尹卫绪林竟然也诡异地建立起了一些交情,了解了一些案件的内幕,学到了不少(和稀泥的?)绝招。“明察秋毫”的技能熟练度飞速增长,终于在腊月放假之前升到了3/级满级。
蔡思瑾听着耳边的声音简直觉得美滋滋,这个技能简直把他折磨惨啦!
“叮,宿主‘明察秋毫’技能升至3/级,发动该技能之后成功率100%,可以判断出对方话语是真是假,有10%会触发额外效果‘强制对方说出真话’。叮,宿主等级经验值已满,上升一级,目前宿主等级9级。”
蔡思瑾松了口气,多了一个等级就多了一份保障,万一之后再接到什么不可能成功的支线任务,也不至于会没了小命。而且感觉自己这个“明察秋毫”的技能会触发的这个额外效果挺有用的,只不过几率太小了,貌似只有10%。而且现在这个技能已经升到满级了,不能再增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