嫌贫爱富(科举)_作者:无根的蓬莱(229)

  皇上此时已经70岁了,可是看起来依然精神矍铄,绝对没有那种垂垂老矣的腐朽姿态。虽然朝臣之中请封五皇子为太子的呼声很高,但是皇上一直没有松口立太子,甚至立缪妃为贵妃也一直是一个掉在她面前的胡萝卜,从来没有让她吃到过,她到了八年后的如今,也只是一个普通嫔妃而已,与谢玲珑无异。

  同时,谢玲珑的猜测成真,随着皇上渐渐老去,他越发厌恶他那些健壮的成年儿子,反倒对年纪幼小的九皇子、十皇子、十一皇子等日益宠爱,更是常常在众臣面前夸赞九皇子的才干以及九皇子的侍讲蔡思瑾,再加上九皇子的外公乃是谢首辅!

  朝廷之中的风向早已悄悄的改变了,蔡思瑾也不再是之前那样无人问津的冷灶台了,此番京察之中,好多人家竟然都已经送礼送到他家里来了!

  皇上和谢首辅商量之后,准备让张思晨入六部中的礼部做从二品的礼部侍郎。同时也准备给蔡思瑾挪挪位置了。

  谢正卿说道:“皇上,九皇子现已准备分府别居,蔡思瑾是否可以考虑外放为一省布政使?经过这么多年,您应该已经看清楚蔡思瑾的为人,以及他的忠心了?”

  皇上满意地捋了捋胡须,说道:“我对蔡爱卿自然是相当的满意,只不过我却不准备让他去做一省官员。谢爱卿,你还记得蔡爱卿在殿试之中那篇惊才绝艳的文章吗?”

  谢正卿一愣,他如何能忘记?若不是沈相从中作梗,状元本应是蔡思瑾的囊中之物!他惊讶地说道:“皇上的意思难道是要新设一个巡河御史,让蔡思瑾去治河?”

  皇上哈哈大笑,满意地说道:“这么多年来,还是谢爱卿最知朕意!没错,我想让蔡思瑾好好去治河,同时带着我家浩诚去四处看看,体会一下什么是实务、什么是民生!”

第106章 谢府密谈

  皇上和谢首辅动作迅速, 决定了之后立马就行动了,新设了一个“巡河御史”的职位,与一省总督一般挂靠在御史台中, 需要在京察之时回京述职, 但是可以管理黄河沿岸几省的河工事宜, 权力很大,且是个肥缺。

  这样一个新设立的官位,自然会引来诸多垂涎的目光, 只是谢正卿和皇上雷厉风行地将这个位置给了蔡思瑾,倒是也没有出乎很多人的意料之外。

  毕竟现在九皇子也炙手可热起来了, 还是谢正卿的外孙,谢正卿提携蔡思瑾这个与九皇子最亲近的臣子,给他一个肥缺也是人之常情。只不过这个时候,就有很多人都捶胸顿足地后悔, 当初自己怎么就没有想到像蔡思瑾这样去烧一烧九皇子的冷灶台呢?否则现在飞黄腾达的人就是自己啦!

  张思晨对朋友这个炙手可热的位置倒是没有眼红,他已经外放太久,且做到了正三品的一省总督这个位置, 已经顶天了。若是再外放的话, 只会升无可升空耗时间,这个时候师傅谢首辅让自己回归朝廷中枢才是真正的对自己惜才。

  只是有个问题却还是需要向师傅问清楚,那就是——师傅现在到底是依旧支持五皇子呢,还是已经准备转而支持九皇子了?问不明白的话,他日后行事不便,恐易出错呢。

  张思晨和谢正卿之间自然有一番亲近的密谈, 这样位于谢正卿书房之内的密谈自从蔡思瑾成为九皇子的侍讲之后就没有参加过了,因为在谢正卿眼中,蔡思瑾已经是道不同不相为谋的人了,张思晨和谢存元也心知肚明。

  张思晨提出这个问题的时候,谢存元也在场,他也附和道:“父亲,清源(张思晨的字)贤弟问的这个问题同样也困扰着孩儿!之前您一直都教导我们要支持五皇子,可是此番九皇子渐渐更得圣心,皇上和爹爹您此番又将如此重要的‘巡河御史’一职给了蔡思瑾,是否我们已经要转变风向,转而支持九皇子了?浩诚毕竟是我的侄儿,与我们血脉相连啊!”

  张思晨点了点头,他现在的身份虽然有些尴尬,妻族缪氏与五皇子有莫大的牵扯,但是他本人还是谢首辅这一派的。因此张思晨赶紧向谢正卿表明忠心,说到:“师傅,若是您想要支持九皇子,请直言相告,徒儿必会誓死相随!您不用担心我与缪家会有所牵扯,我张思晨不是被儿女私情蒙住双眼的那种人!”

  谢正卿叹了口气,对张思晨说到:“清源,为师绝对相信你的为人,也相信你的保证,你无需在为师面前自辩。我们师徒二人贵在知心,情谊无人可以离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