嫌贫爱富(科举)_作者:无根的蓬莱(242)

  蔡思瑾闻言大喜,难道这就是传说之中的“谋士择主”吗?他和黄文邦黄先生相处这么多年,他终于对自己忠诚度很高了吗?于是他一边与黄文邦寒暄几句,一边查探了一下黄文邦的忠诚度“88点,尽忠职守”。

  蔡思瑾见到这个数值之后大喜,虽然还未突破90点达到“死忠”的范畴,但是能有88点也是很可喜的了,要知道黄文邦一开始的忠诚度只有区区43点啊!他美滋滋地想——看来自己已经成长了很多,也有了些‘明主之相’,有了些自己的班底、人马了呢!

  不过损毁河堤的可能性如一把利刃悬在头上一般,蔡思瑾没有多少时间在那里臭美,他赶紧进了书房思考这封风闻言奏的奏章该如何下笔。

  先是在不用技能的情况下凭着自己的实力几次修改、增删,然后拿与周水静、黄文邦二人过目,三人再次斟酌语句,议定奏章遣词造句。最后,蔡思瑾在定稿的基础上发动“妙笔生花”这个技能,将奏章润色,真正达到完美的程度,然后秘密上奏皇上。

  作为巡河御史,蔡思瑾拥有向皇上上密折的权力。

  密折速度很快,不出十日便已经到了皇上手中。第一次收到蔡思瑾送来的密折,皇上一挑眉、甚有兴致,对送信的秘使说道:“蔡思瑾此人做事情大气,等闲不愿意私底下攻歼别人,这还是他的第一封密折呢,不知道是要告谁的小黑状啊!”

  结果打开以后皇上的眉头越皱越紧,最后愤怒地一拍桌子,恨恨地说道:“这个蔡思瑾,真是大胆,竟敢将我几个儿子都告了,他是吃了熊心豹子胆吗?”

  是的,蔡思瑾这次也是豁出去了,他并未在密折之中仅仅是提及有人欲损毁已经建成的河堤,因为这样的告状完全没有任何分量,他直接点名了“经过臣与谋士日夜敏思苦想,认为会做此等损害大晏社稷之事者,绝非目前最有可能继承大统的五皇子,以及与自己一同修葺河堤的九皇子,其余皇子皆有可疑,望皇上明察!”

  自古以来,立储之争就是一个禁忌,是不能摆到台面上来说的话题,蔡思瑾这么直白地将话写出来,摆在桌面上告诉皇上——诶,你想要治理黄河修河堤,但是你其中一个儿子为了争位置要来搞破坏了,你好好管管,要不然我这河堤没法修了!

  简直是将皇上的脸皮都给撕破了,让皇上如何不怒?更让人气愤的是——密折都是只给皇上一个人看的,皇上生蔡思瑾的气还不能告诉别人为何生气——岂不是更气人!

  可是怒完之后呢?皇上毕竟不是昏君,不可能因为蔡思瑾对自己说这样的真话就罢黜他官职什么的,还指望着蔡思瑾将黄河水患全部治理好,让大晏朝几十年内不再受灾呢!

  便是对蔡思瑾的直白说法有些不满,但是皇上也只能捏着鼻子认了,还要派出各类密谈关注河堤的情况、关注各位皇子的动向,可不能真让河堤被人挖了!

  而蔡思瑾呢?把这个大包袱爽快地扔给皇帝之后,他又开始喜滋滋地征调民夫、提供银子开始干他擅长的事情——修理河堤了。至于保护河堤,又皇上管着,他反正是不想去操那个心了,他也没有那个能力不是?

第112章 夺储集团

  这头蔡思瑾竟然又不管不顾去修理河堤了, 好似没事儿的人一般。那头许子尘可是忍不住了, 再次不辞辛劳跑到蔡思瑾面前去叨叨,奉劝自己的朋友一定要小心小人使坏啊。

  蔡思瑾拍了拍自己朋友许子尘的肩膀,胸有成竹地说道:“弘达兄放心吧, 我心中很把你对我说的话当成一回事的, 早已做好了万全的准备了。你放心, 河堤一定安然无恙。”同时再给许子尘郑重地施了一礼,说道:“多谢弘达兄教我,为我蔡某, 也为大晏朝的百姓们免去了这一劫。”

  许子尘赶紧回礼,回完礼却又有些不可思议,才这么一两天的时间里, 蔡思瑾竟然就已经做好了应对,又开始修理河堤了?他真的有了应对之策了吗?真的有了完全的准备吗?别是斗争经验少, 把事情想简单了吧?不过他皱眉看着蔡思瑾许久,却见蔡思瑾也没有任何担忧之色, 只能压下心中的疑问, 回去做官了。

  过了一个月不到,许子尘忽而在朝廷邸报之中看到了几则消息,让他大惊失色。

  一是有人竟然胆大妄为,竟然趁着夜色偷掘河堤,已经被皇上的人抓住了,以谋逆罪送往刑部待审。二是几天之后, 那些偷掘河堤的人竟然供人出来了他们的指示者是三皇子,使得三皇子受到了皇上的训斥,臭名印在朝廷邸报上远播四海,眼见得夺储之争中是一点儿希望都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