嫌贫爱富(科举)_作者:无根的蓬莱(84)

  周水静与这位谢寡妇聊过之后,对这位谢寡妇的能力和性格都非常满意,只是好奇地问道:“谢大姐,你家中颇有资财,可是这些年来却为何只受雇于人做掌柜,不自己开店呢?岂不是更加赚钱?”

  谢寡妇对周水静笑着说道:“这位夫人明鉴,虽然我们南粤城风气比较开放,女子也能出来做事顶门立户,可是毕竟与男子还是不同的。我若是自己开了一个店铺,岂不是惹人眼红凭白招祸?还不如安安分分受雇于主家,一来凭借自己的能力赚钱,二则也受主家的权势荫蔽,我儿曾令则年十四,却已考中了童生,待得他像蔡老爷一般能得中举人、能顶门立户了,我却也不用再寻掌柜的差事,到时候也可以经营自家的店铺了。”

  周水静笑着点了点头,原来如此。谢寡妇只想签几年的活契,其他人家雇佣女掌柜的时候可能会有所顾忌、有所犹疑,但是却正合她意!不管蔡雨桐过来南粤城之后是不是愿意到自己的店铺里做女掌柜,两家的店铺毕竟是连在一起的,几年下来,谢寡妇的本事蔡雨桐便是学不到,秋梨那个机灵的小丫头怕是也能学得到□□分了,自己也就不用担心她们主仆两日后的生计问题了。

  周水静毕竟还在女学上学,休沐只得两天,昨天买了一家四口并安顿好,今日里早早与谢寡妇在“第一牙”的见证下立好了雇佣掌柜五年的活契,又风风火火地带谢寡妇去看自家的铺子了。

  签订契约之后,周水静便不再唤“谢大姐”,而是改口称“谢掌柜”,还得知了谢寡妇的闺名唤作“谢涟漪”,夫家姓曾,育有一子一女,儿子今年十四岁,已经考中童生,女儿今年只得七岁,正准备念蒙学。

  于是她拜托谢涟漪介绍靠谱又比较合适自家仆从蔡长生和蔡春桃念的蒙学,谢涟漪笑眯眯地应下了。

  到了铺子之后,周水静与谢涟漪说了一下自己经营铺子的理念:她并不想将“静思书铺”经营成一般只是卖书的书铺,而是想要利用自己名声将这个书铺经营成为南粤城里面闺阁女子或者已婚妇人们吟诗作对的一个合适的场所,扩大自己以及小姑子未来的在南粤城的交际圈。

  周水静为人聪慧,她深知在大晏朝之中,有名气有才气才会有话语权。例如她刚到南粤城的时候,仅一无名小卒而,别说是打入南粤城顶级的闺秀圈,便是认识的人都没有几个。可是自从《静思文集(一)》出版之后,她在南粤城女子交/际圈一时风头无两,不仅认识了沈夫人这样的大人物,还能入了越秀女学这样的好地方念书!

  她不禁畅想到,若是她或者蔡思瑾能将名气打响成像眉山先生或者沈夫人那样,日后说话做事该是多么掷地有声一呼百应!日后能少走多少弯路啊!

  所以这间铺子,求财是其次,求名才是首位。她也不怕与谢涟漪交底,毕竟她和蔡思瑾写的《静思文集(一)》才是这家店铺以及她这种经营理念的底气,别是便是知道了也难以模仿的。

  谢涟漪听了周水静的经营理念之后点了点头,继而脑袋急转,之后说道:“夫人,我想着既然‘静思书铺’重在求名,那么就一定要把《静思文集》系列的名声打响、主打这一种产品。我的想法是分两步走。

  第一步是最大限度地开发《静思文集(一)》的潜力。之前的老爷找人印制的版本我看过,质量很好、字迹也清晰,但是并没有很多的特色。我们可以找南粤城之中有名的画工将夫人诗作之中的南粤城景色绘制成精美的彩色插图,再用金箔等镶嵌其中印制出一版比之前那本贵十倍以上的版本,唤作‘精制版’,将这本文集再卖一波。我相信很多有钱又喜欢这本文集的人一定会再买一本‘精制版’收藏的。我们还可以将那些精美的插画再取其中最精华的一小部分或者缩略小样制成精美的书签,在每张书签之中还赠送夫人关于此景点的亲笔题诗,只送不卖,买一本‘精制版’的书籍才赠送一个书签。我相信好多有钱的小姐为了集齐这一套书签肯定会愿意大量购买‘精制版’书籍的。

  同时要让夫人和老爷的这本《静思文集(一)》卖到北地去,宣扬老爷和夫人的名声。我相信老爷夫人来自北地,北地学子与闺阁女子一是对两位天然有种亲近的心理,二是对南粤城很好奇,我相信这本诗集既然能在南粤城大卖,去了北地之后销量也是不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