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舟心不在焉地上着数学课,分班之后教室换到了三楼,视线更高,更开阔,陈舟撑着头看着窗外的白杨树梢走神,两只落燕的影子忽上忽下地投影在对面的楼栋墙壁上,一闪而过又突然出现,晃得他心烦意乱。
一连上完三节课,无聊到想让人昏昏欲睡。
“哇哦!”
他听见所有人一声惊呼,陈舟却完全提不起兴趣,他继续趴着桌子睡觉,耳边传来正式上课铃声。
语文课,又是一节让人想睡觉的课。
越想清静,就越静不下心,周围人跟见到奇珍异宝一样叽叽喳喳说个没完,他爬起来不耐烦地喊道:“上课了,你们还这么吵!”
还在维持纪律准备叫“起立”的方浩一愣,所有人都安静下来。
“这位同学脾气好大哦。”
一声分外温柔悦耳的抱怨,陈舟原本炸毛的火气顿时下降一半,他抬起头发现讲台上的人也在看着他。
完全不像一个高中老师,甚至完全不像一个老师,更像一个旅行者,陈舟有些吃惊。
“陈舟?”台上的人比对着名单打量着陈舟笑眯眯问道。
陈舟点点头,她笑了笑示意他坐下,转而看向其他人责备道:“你们知道世界上最难过的事是什么吗?”
所有人面面相觑,陈舟发现这个老师年轻得有点幼稚。
“那就是睡到一半被别人叫醒。”老师皱着脸抱怨道,好像被叫醒的人是她。
大家恍然大悟,笑了起来,颇觉得这句话太实用他们这些严重睡眠不足的高中生了。
语文老师趁着他们还在说话时,背过身在黑板上写下了四个字,字体秀气地和本人一样赏心悦目。
顾名思义。
“首先呢,我想先问问大家这个词是什么意思。”
顾名思义,一个十分常见而又熟知的词,拿它来考一群经过层层筛选身经百战的精英学子,感觉就像是被侮辱智商,不少人不屑一顾,这个词顾名思义啊!
“老师。”一声甜甜的娃娃音响起,单丹丹站起身。
语文老师微笑地看着她,单丹丹合上笔记本,抬起头目不转睛地看着语文老师,流利地回答道:“顾名思义的本义是从事物的名称联想到它的含义,出自《三国志·魏书·王昶传》:‘欲使汝曹立身行己;遵儒者之教;履道家之言;故以玄默冲虚为名;欲使汝曹顾名思义;不敢违越也。’近义词有望文生义。”
厉害了,简直是移动词典啊,大多数人只知其大致意思,还没详尽到出处与近义词这个地步,大家顿时心生敬佩,而且这一大段古文完全不用看书全凭记忆背诵下来,果然不愧是年级第二名进来的。
钦佩之余又不由紧张起来,原本还为能进零班而沾沾自喜,没想到这里卧虎藏龙,令人汗颜,大家开始自觉严肃起来。
陈舟听完觉得耳朵疼,这完全是在照本宣科啊。
“谢谢这位同学,非常详尽,那还有没有同学有别的想法呢?”
叶思邈拿着纸巾在桌下紧张地擦汗,抬起头看看黑板又低下头看看笔记本,手想举起又放下。
“我换个说法,大家认为顾名思义是一个褒义词,中性词还是贬义词呢?”
台下窃窃私语。
“哦,那个女同学。”
叶思邈站起来,说道:“我认为是贬义词,因为顾名思义与望文生义是近义词,那么它们的词性也应该是一样的,望文生义是一个贬义词,意思是指不了解某一词句的确切涵义或来源缘由,光从字面上去牵强附会,做出不确切的解释。”
“嗯……好的,请坐下吧。”
叶思邈深呼了一口气,看了几遍笔记本确信自己没有说错才放松下来。
“老师,我觉得不对。”一个男生举起手反驳道。
叶思邈抓着衣角,手掌又渗出汗来,她连忙低下头去在书包里翻找起纸巾,慌乱地擦干净手上的汗水。
男生起身双手撑着桌面侃侃而谈:“虽然两个词是近义词,但是不代表词性就相同,比如说鼓动,鼓舞,煽动,三个词意思相近,但煽动是贬义词,鼓舞是褒义词,而鼓动是中性词,
所以近义词也可以感情色彩不同,不能一概而论,我认为望文生义虽然是贬义词,但是顾名思义却是一个中性词,正如第一位同学所解释的,不论是从它的意思还是出处,都没有任何贬义的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