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零年代女大佬_作者:椿嘉月(194)

  “还好!我们班的人和我宿舍的人都挺不错的,没人为难我, 大家都拿我和其他同学一样看待。”

  “那就好, 这得亏是你脑袋聪明, 念书厉害, 就算有看不起乡镇下面人的也要佩服你。”

  两人说着说着,门忽然开了,是王春枝回来了。

  “呀,你今天回来了啊!早知道我去多买点菜了!”

  王春枝直接忽视了翘首以盼的高爱国,喜滋滋地跑到程冬至面前,不住地看她瘦了没,黑了没。

  程冬至感受到了高爱国的小小失落,忙道:“我才回去半个多月,姐你这么夸张干嘛?你看看这是谁,高大哥来啦!”

  王春枝笑:“我早知道他今天来,都提前几天打了电报过来了,有啥稀奇的!你看这熬白菜,就是我特地为他煨上的。”

  高爱国顿时释怀了,本来也是嘛,他早早就打过招呼了,春枝儿一点都不意外也是正常的。

  程冬至同情地看着高爱国释怀的模样,这小子,被大姐吃得死死的!

  高爱国也是来读夜校的,其实他的文化水平早就过了关,来这个夜校不过是走个过场镀个金,拿了文凭后具体到时候去哪儿高家早就安排好了。

  趁着高爱国和王春枝说话的空当,程冬至溜了出去。

  她在附近溜了一圈,腿都快跑断了依旧没碰着什么像样的东西,只能从系统里拿了一把细挂面和两个小些的罐头出来带回了夜校,说是在供销商店凑巧买到的。

  高爱国和高家对大姐没得说,只让人家吃个熬白菜实在太说不过去了!

  王春枝看到妹儿居然又弄了吃的回来,本来一开始有点心疼妹儿的钱,然而想想招待的人是高爱国,便也不觉得浪费了,而是很赞许妹儿的眼力劲。

  “还是你机灵!我咋就没想着去商店里买现成的呢?就这熬白菜,还是我求爷爷告奶奶换了票本儿,东一颗白菜,西一点肉皮子,排了几天的队才凑齐的。虽说这省城的人有供应粮,还是赶不上咱们乡下活泛!咱们自留地勤快着点儿,啥菜没有?”

  “各有各的好,乡下也要看年成,年成不好的时候,饭都吃不起了菜抵啥事儿,还是城里商品粮户口好,旱涝保收。”

  程冬至觉得还是省城好,要不然为啥那么多人削尖了脑袋想混个城市户口呢?人是铁粮是纲,菜是锦上添花当不得饭,乡下粮食歉收的时候,大家都是糠菜半年粮——这可不是什么好词儿。

  高爱国的重点就不太一样了,他受宠若惊,不住地搓手:“太见外了,有熬白菜吃就是上算了,咋还弄这么好的东西来?太浪费了!”

  程冬至笑着说:“也没啥好东西,算是给高大哥你接接风,我也沾沾光。”

  这个“接风宴”实在是很朴素,王春枝把挂面下在了熬白菜里,便成了熬白菜面。俩罐头打开,端端正正地摆在高爱国面前,高爱国却很少吃,不住地让姐妹俩。东西不多,却足足吃了近两个小时,每个人都饱饱儿的。

  吃完饭后,王春枝帮忙把高爱国的东西搬到了他的宿舍里,还帮忙铺了被子打扫卫生。两人的宿舍挨得还算近,再加上是老乡,还有过去种种亲密的合作关系,两人说话的时候俨然是老相识派头,不知道的还以为他们在处对象呢。

  程冬至瞅了瞅他们和谐的身影,心里有点踏实,也有点说不出的失落。

  这回连高大哥也来了,以后大姐这边就不用她怎么过分担心啦。

  可是为啥心里总有点不得劲呢?

  暑假结束后,程冬至怀着这点若有若无的沮丧感,回到了学校里。

  初二的时候重新分了班,按照成绩的排行分成一到十个班级,程冬至妥妥地成为了初二一班的学生,再加上个子矮,被老师特别关照放在了第一排,距离讲台特别近,一瞅黑板就几乎要对成斗鸡眼。

  宿舍倒还是原来的没有变化,可喜可贺!要是新舍友里有那么一两个像张豁嘴那样的,那程冬至可要郁闷老长一段时间了。

  不知道是不是班上全都是尖子生的缘故,无论是上课还是休息时间,教室里的氛围都和之前的班级截然不同。

  每个人都在争分夺秒地学习,眼睛恨不得黏在书本上,手中的笔飞速地微微摇动着,一副苦大仇深的模样。

  这个时候文化教育的普及度还是很低,文盲率高到了一个近乎可怕的地步,师资力量和教学水平也和后世完全不能比。即便是上到了初中,要考的科目也依旧只有语文数学两样,就是里面的内容稍微相对复杂一点,程冬至完全不用上课认真去听讲或者写练习题,这根本就是她以前小学时学的内容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