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零年代女大佬_作者:椿嘉月(389)

  两位大姐热情地介绍了自己,十分关心程冬至个人问题的那个叫胡小凤,大家都管她叫胡会计;爽朗的那个则叫秦丹,程冬至很恭敬地喊她们胡姐和秦姐。三人一起排队打了饭,坐在一张桌子上边吃边聊。

  “你看到没,那个是咱们厂里的‘厂花’,厉害着呢。你可别热脸去贴人家冷屁股,她不屑和咱们这样的人打交道!”胡会计指着对面桌的一个人轻声对程冬至道。

  办公室里加上程冬至的话总共有六个人,其中唯二的两个男同志去邻省出差了,另外一个就是胡会计所指的这个人。

  程冬至看了一眼,只见是个和她年龄差不多大的女孩子,正独自坐在一张空桌子上喝粥,看起来似乎有些难以接触。

  说她是“厂花”,程冬至信。长得的确不错,穿着打扮也很青春靓丽,难怪周边儿那么多男同志都不住地往她那边瞧。

  秦姐把自己带来的玻璃罐扭开,从里头挑了一筷子咸菜给程冬至,和她解释:“那个是小郑,她是副厂长的侄女儿。”

  原来如此。

  程冬至早就预料到,有人的地方就会有江湖,何况是这种待遇好的铁饭碗集体。她下定决心不蹚任何浑水,做一个和王卫国差不多的老好人,谁也不去巴结,谁也不去得罪,做人总记着留一线,得啦!

  当然了,她不惹事不代表她怕事。如果有人不长眼非要针对她,那她也不会客气的。

  吃完了早饭后,程冬至在两位大姐的带领下来到了办公室。

  办公室和后世的中学教师办公室差不多,六张办公桌,一个公用的大柜子,一个贴窗用来接待对外的木长条栏,再加上一些其他零碎东西,便组成了这个厂办事处。像这样的办事处有好几个,但只有这个是直接隶属厂委的,无论工资待遇都比其他的要好一些。

  程冬至第一天来,两位大姐都很照顾她,主动教她一些基础入门的工作方法知识,程冬至虚心地接受了。小郑从头到尾都没有和她说过话,仿佛她这个人不存在,只顾着低头做自己的事情。

  下班的时候,程冬至主动和小郑打招呼:“你好,我是新来的王冬枝,我初来乍到的,有好多事不懂,以后要是给你们添麻烦了还请多多包容!”

  小郑默然了一会儿,说:“没什么包容不包容的。你不惹我,我也不惹你。”

  说完就走了。

  听到她说这句话,程冬至反而松了口气。

  比起那种笑眯眯在背后捅刀子的人,这个小郑的个性反而更省事儿,只希望她真的能说到做到。

  第188章

  程冬至本来就是一个适应性非常强的人,机械厂这边的办公室生活对她来说也不算什么困难模式, 不出三天她就彻底融入了这个环境, 有时候,甚至比一些在厂子里呆了十几年的老油条还要表现得更加乖觉圆滑一些。

  她所在的这个办事处上有厂委下有几个小办事处, 属于上头不管下头管不着的中间地位,十分悠闲。程冬至领的是“高级”工资, 一个月杂七杂八各种票证加上现钱五十块左右,值得一提的是这个时候的物价比起前几年稍微降落了一点, 这份工资就显得更加厚重了。

  她又是个单人儿, 没有家属亲戚拖累, 房租水电和工作日的伙食(全按照实际用餐量折算在饭票里,使用日期倒是比较灵活)厂里都包了,可以说是实打实的高收入人群。平常在食堂里可以随心所欲地加菜, 时不时去馆子打个牙祭,空闲了不是去看电影就是去文化馆打乒乓球, 多令人羡慕的惬意生活哇。

  也正是因为这一点, 程冬至引起了同一层楼里左领右舍们的嫉妒,尤其是那些主妇或老太太们。

  她们或许没有什么文化知识,也不懂报纸上的时事格局, 却比谁都留心精通一颗蒜或者一两面的价格波动,哪里有不要票的临时供应,哪处肉门面的售货员刀尖儿长眼,隔壁小年轻身上穿着的料子是什么价值和来头,以及诸此种种鸡毛蒜皮关系到每个家庭经济状况的细小事情。除了这方面, 还有一些更加隐秘而令人兴奋的绯闻野话儿,这个时候就不仅仅是她们激动了,包括上班拿工资的男人们,所有的人眉毛都在脸上飞。

  她们很忙,每天早起就是洗刷缝补做饭带孩子,几乎一天不得闲;忙得同时却又很有嚼舌头的空闲——同样的事情做得多了,手上已经养成了惯性,闭着眼睛都能完成,不需要去费什么心思和注意力。因此,一边做着手里的活计一边和旁边的人聊得唾沫横飞,是她们最日常也是最快活的时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