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午八点半,范老师从家回到病室不一会,周院长、熊大夫、张护士长就来到了病室。周院长从范老师那里开始,依次对我们三人问着几天来服药的反应,周院长问明我们三人的具体情况后,对熊大夫说:“他们三人身体,恢复得还不错,今天就换一个思路,把甲鱼、姜的那个方子给他们用用,我觉得,疗效会更明显。”
熊大夫看着周院长:“我看可以,甲鱼 、姜不是验方已是成方、前面有许多例子可循,大胆使用没错。”张护士长也笑着加了一句:“那你们三个,那你们三个可就要打一场甲鱼战吧。”
周院长爽朗地笑着然后对我们说:“你们三个各自到医院外的附近商店,买个木盆,把买回的甲鱼,用网兜盛着,放在木盆里养着,一天吃一只。可千万不要多买,最多一次买三四只,五六只都行。具体怎么个做法,煎药室的同志,会帮着你们做好。”
周院长说完,就让张护士长分发给我们一人一张,甲鱼姜说明书:每天吃甲鱼一个,(大小不限)甲鱼切成小块,生姜剁成碎末,加水在砂锅里炖熟,(不放油盐)一天吃完。共三个疗程,二十一天。甲鱼姜比例如下:(按十六两称计算)第一疗程:甲鱼一斤、生姜四两,服七天。第二疗程:甲鱼一斤、生姜六两,服七天。第三疗程:甲鱼一斤、生姜八两,服七天。
服药期间,第一疗程,用生地一两熬水喝,一天两次,早晚各一次。第二疗程,用生地二两,早晚各一次。第三疗程,用生地三两,早晚各一次。或加少许橘子皮煎熬。
周院长、熊大夫和张护士长走后,我们大家就开始行动,具体分两个步骤。第一步,买木盆,等王翔陪我去按摩室按摩回来,在开始执行,具体就有范老师和王翔去商店买。第二步,买甲鱼姜,若下午不下雨,就由王翔去那个小市场,看看后,王翔回来大家再作决定。
上午做完按摩回来,范老师就和王翔,去商店把木盆买了。下午天气依然阴沉,牛毛一般的小雨,在空中飘着。王翔拿着雨伞就去了自由市场。约一个小时后,王翔领回了一个中年男子,约近五十岁的年纪,背着一个背篓。
那人方圆脸型,小眼睛,薄嘴唇,鼻梁不高,却衬托出了一脸的憨厚和实在。灰衬衣,蓝裤子挽到了膝盖之上,一双黄胶鞋上沾满了泥巴。
那人把背篓放在门口指着王翔对我们说:“你们家这个小伙计,可真伶俐。我平时买四毛一斤的甲鱼,他硬是砍价给砍成了三毛八。那人咽了一口唾沫,又接着说:“我一看这小伙计,年龄不大,可招人喜欢,就答应了。这不还要我再跑一趟腿来医院!虽然,上楼下楼的不方便,但一想到你们外地人,来这里治病也不容易,还是觉得,给你们送来是应该的。”
“大哥,谢谢你!让你受累了。”
“不客气,不客气。”那人对周老师的谢意,做着礼貌性的回应。范老师也忙上前:“大哥辛苦你了,你先坐在椅子上歇会儿。”
“不了,不了。我还急着回家,天不好,别淋在路上。”那男子边说边从背篓里,往外拿甲鱼,装在网兜里。他把甲鱼分成三份,一份四个,其余两份各五个。范老师抢着拿去四个那份,称完是五斤,一块九毛钱。我的那份六斤半,周老师的那份六斤八两。算完账,付完钱。那个中年男子说:“不打扰了,你们休息,你们休息!若你们以后买甲鱼,就叫你们的小伙计,随时去市场找我,我叫江三。”我让王翔去把他送到楼下,我们看着江三离去的背影,都心有好感感触颇深地说:“这人,可真是个好人啊!”
第十八章
1981年9月10日
一梦醒来就是早晨。天还是阴云密布,只有心头那束阳光还依然亮着,成了希望,成了永远的向往。王翔起床后,去洗手间洗了脸,就按着我的嘱咐到那个小市场,买姜,并让他在返回的路上,顺便去商店里买瓶白酒,王翔去了。
早饭我和周老师商量好了,找隔壁二室的小何与小陆代劳,去食堂一起把饭给买了。
我拄着双拐走出病室,在走廊里来回溜达。并和二楼的那些不熟悉的病友打着招呼。继而我在不远处看到二病室的门开了,传出了我很熟悉的歌声:“不要问我从哪里来,我的故乡在远方。为什么流浪,流浪在远方,流浪……”小何、小陆一起唱着歌,挽着胳膊直奔楼梯口走去。
我忙喊着:“小何、小陆你们等等!”歌声嘎然而止。她俩回过头,含着微笑看着我:“小孙,你在这里等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