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洪湖住院的那些日子_作者:潍水轻舟(6)

  小杜看后,微笑着说:“真好!”然后,折叠起来放进了兜里。她的背影像一只蝴蝶,一眨眼就飞出了我的视野。

  第六章

  1981年8月29日

  住到了院里来,心中的那块石头,才总算慢慢的落了地。进入了正常的治疗安排,也总算有了盼头。放下一切烦恼,自我安慰也让这难以平静的心情,渐渐地趋于平静。不再考虑那些虚无的猜想,不再记挂那些不必要的道听途说。一门心思安心养病,好好配合大夫的治疗。

  昨天下午住进病室,不到半天的时间,就与西安电影制片厂的周老师,县中学的范老师,成为了朋友。我们谈住院前后的那些经历,谈治疗,饮食方方面面应注意的一些问题。延伸话题,我们又谈及父母,家庭。广泛的话题,让我们之间的交流,有着一种和谐的声音,整体气氛比较融洽。我提议,以后打水,买饭的事情就叫王翔去做,他腿脚灵便,又那么好动,正好也给他一个锻炼的机会。

  “王翔,去给范老师打壶水。”王翔,去给周老师带盒饭。”王翔乐颠颠的跑上跑下。我们二楼三室充满着一种活力,一种温馨的气息氤氲在我们之间。

  早饭后,周院长和两个大夫,两个护士一起来查房。“大家好!”院长微笑着问。“院长好!”我们用此起彼伏的话回应着。

  “感觉怎么样,服药后有什么不良反应吗?”院长问。

  “没有。”我们不约而同地答道。院长看了看大家继续说道:“没有就好,这就说明用药是正确的,只要药用对了路,就能早日康复。对自己要有信心,一切才有希望。”院长转过身来,给我介绍:“小孙,这位是熊友明大夫。”指着瘦高个,戴眼镜的说。

  “这位是李新义大夫。”李大夫微笑着点点头。“这位是张秀丽护士长,那位是郝姗姗护士。以后生活中遇到什么困难,治病时出现了什么问题就找他们,他们会帮你解决。”“好的,以后少不了添麻烦。”“不是麻烦,是我们的工作。”熊友明大夫笑对着我说。“大家没有什么事了,就好好休息。养精蓄锐,都争取早日康复。”周院长说完,一行人就相继走出了三病室。

  查房过后不一会,郝姗姗护士就给每床送来了一天的药。我的药是:黄藤一号三片,黄藤二号三片,一天三次,每次各一片。并附有一个药方,告诉我去药房拿药,到煎药处煎药,早晚饭后半小时服用。药方上的草药是:土茯苓60克,丹参30克,黄柏15克,防已30克,骨皮30克,黄藤10克,当归1 0克,苍术15克。

  药方在眼前,像飘过一团白云,阳光照进了心里,便不再有化不开的阴郁情结。

  下午,与周老师、范老师一起,去病室外的走廊里溜达溜达,长长的走廊,来往的病人,男男女女三五成群,有的正在窃窃私语。看着远处的风景,用随意的交谈,缓解一下心中的情绪。

  时间长了,站立的久了,我们感到累了,乏了就相约着回到病室。范老师躺在床上,捧起了一本体育杂志。周老师拿起了,放在床头上的笛子,缓缓地吹了起来。我在悠扬的笛声中,翻阅着秦牧的散文集《艺海拾贝》。

  晚饭后,王翔从煎药处端回煎好的汤药。带药凉的可口,我憋着气一口一口喝了下去,苦涩的滋味在心里泛滥,嘴里涩涩的,我到洗手间漱了漱口,就躺在了床上。思绪在脑中回旋,不由得就浮想联翩。我觉得每天必须要拥有乐观的心态,不去抱怨生活的得失,不去抱怨命运的不公。敢于面对现实,更要敢于面对自己。在生活中要学会勇敢坚强,在交往中要学会理解包容,在友情中要学会珍惜感动,因为时光美好,因为热爱生命。脚下的路再难也要走,是病痛给予了挑战命运的信心自始至终!

  第七章

  1981年8月30日

  多雨的季节,天气就象淘气孩子的脸色,说变就变了。早上云蒸霞蔚的景色,忽然黯淡了下来。只一顿饭的功夫,就阴云密布,飘下了满天的雨丝。

  早饭后,王翔给我端过煎好的草药,待我服下,他就去洗手间洗刷餐具。护士郝姗姗手端托盘来病室分发药品,范老师、周老师的发完,便来到了我的床前,“小孙,你吃的草药晚上再到煎药处煎一次,周院长说,明天要给你换药方。”说着把今天吃的药递给了我,“药的用量和昨天一样,黄藤一号、二号一天三次,一次各一片。”她一边说一边用好奇的目光歪着头看,我放在桌上的那本散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