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洪湖住院的那些日子_作者:潍水轻舟(68)

  小何又把头转向了我,眨着她那水汪汪眼睛,笑眯眯地看着我说:“小孙,是不是这个理?发表一下你的意见唄!”

  我看着小何故意逗她说:“我吗!就是这个耳朵听,那个耳朵冒,总记不得,就是想让周老师再讲一遍给我听。”

  小何扑哧一声笑了:“小孙,你就想的美吧!”随即笑着瞟了一眼周老师:“周老师,是不是小孙想的美?”“不是这样的,小何同志!你想啊,一个屋里住着,低头不见抬头见的,小孙有求,我怎么能好意思,不答应呢?”小何故作生气的样子,拉了我一下:“走吧,小孙!周老师总是偏心眼!”

  走在去按摩室的路上,我想起了昨天下午,小何,小陆,还有刘嫂和小马,一起相聚在我们病室里,说完英姿的事情。小何就带头让周老师讲故事,周老师想了一会就说:“今天我就给你们讲一个近代商人的故事吧!”

  “晚清红顶商人胡雪岩的名字,你们听着也许感到陌生。可在当时那个社会,可以说是家喻户晓,人人皆知啊!他做的生意几乎全国各地都有。他做生意自有一套,做法也是异于常人。他的成功经验究其原因,就是肯帮助别人。就凭这种精神,他做事就很令人尊敬。

  当时,有一个商人因经营不善,生意上出现了严重亏损。需要大笔资金周转救急。他马上就想到了胡雪岩,登门拜访,把自己的产业,开出低价,想让胡雪岩收购。

  胡雪岩满口应承,并派人查实情况后,立刻调集了大量的银两,给出了当时的正常市场价,买下了对方的产业。

  那个商人喜出望外,实在是不解胡雪岩为何到手的便宜不占?却按市场价买下自己的产业。

  胡雪岩笑着对他说:“你放心好了!你的资产我也只是为你代为保管。等你度过难处,随时都可以来赎回。商人感激在心,与胡雪岩签完协议后,便含泪离去。

  商人走后,胡雪岩的门徒们都不解其意,问胡雪岩,为啥送上门的银子不收?不趁对方急需钱的时候,叫低价格,还按市场价给对方银子。

  胡雪岩便对门徒们讲了,自己年轻时的一段经历,我年轻的时候,在店里是个小伙计,经常帮着东家四处要账。有一次,去一个债主家,遇上了下大雨,路边有一个陌生人正被雨淋着,正好那天我随身带了雨伞,便与那陌生人共用一伞。想想举手之劳,何乐而不为呢?

  从那以后,每逢阴雨天我都带着雨伞,我便常常与一些陌生人,共用一伞。时间一长,那条路上的人几乎都认识我。有时偶尔我忘了带伞,也会有很多我帮过的人,来为我打伞。

  对门徒们讲完这番经历,胡雪岩笑了笑说:刚才那位商人的产业可能是几辈人,慢慢积攒下来的,我要是占了他的便宜,人家可能一辈子都翻不了身了。这不是投资,是救人!谁都有困难的时候,能帮点就帮点吧!

  门徒们听后,对胡雪岩都钦佩不已。后来,那个商人生意东山再起,便来赎回了自己的产业,胡雪岩也因此在商场上,多了一个忠实合作伙伴。”

  周老师给我们讲完这个故事,随后又接着说:“历史的,我们要继承,发扬。常言道: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多读书,对我们还是有益处的!晚清时,有一句话在当时很流行,那就是:在官须学曾国藩,为商须读胡雪岩。好吧,今天我就给你们先讲到这里,只要你们愿意听,以后有空的时候,我再给你们讲讲曾国藩怎么样?”大家都不约而同地,给出了热烈的反应。

  一想到昨天的这一切,我就如饥似渴地想多学一些知识。我对走在身边的小何轻声地说:“哎,我们俩结成个对子吧!怎么样?”“什么对子?”小何惊讶又不解地看着我。“当然是学习的对子了。我们互相监督,互相鼓励,待我们出院的时候,一定会收获满满的!你相信吗?”小何这时竟没有一丝犹豫,爽快地答道:“相信,相信!但平时你可要多帮我呀!”

  每一段流过的时光,都是岁月长河里碧波荡漾的波浪。每一段经历的故事,都是丰富情感中不可或缺的过往。学会珍惜,是一种智慧,懂得珍惜,才是最大的进步。

  第六十五章

  1981年10月27日

  上午,与小何去按摩室做完按摩,回到病室的时候,王翔和周老师正在说笑着谈论着什么。在王翔背后的桌子上,还摆放着一个圆圆的小竹篮子,上面还盖着两个大大的荷叶。“王翔这是上街,又买回了些什么东西呢?”我在心里正纳闷,犯着嘀咕的时候,刚想问问王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