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安道:咱们现在最好还是要等老爷回来再宣发,现在最好就是不动,看着老爷自己的意思,老余那边奴才也问过,现在是老爷关键的时候,任何事跟咱们家相关的,都等老爷知道了再决断。咱们现在能做的就是让大公子体面些。”
“嗯,就听你的,你着人来收拾一下,大公子的屋子跟东西,让大公子体面点,初夏帮我盯着点。”王氏点头。
“初春,咱们去看看太太。”说着便抬手,让初春扶她起来。初春扶起老夫人,便向门口走去,众人便行礼让老夫人先行,王氏走到门边,回头道:“初夏!”初夏抬头看着老夫人等吩咐,但是王氏却又想了一会,只说:“算了,走吧。”
第2章
京城向北大约一百里的距离 ,一小县名叫令县,原来是个小地方,后因京城换防的军营驻扎,变得热闹起来。随着时间的推移,小县城里多了很多军籍户的人家。
县城东面,一户近较场的林姓人家,也是随军迁进。但却不是军籍,按林大爷的话,他儿子是读书人,怎么可以参军呢。
而他们为什么会在这里呢?因为林大爷原是个捕头,且是个武艺高强的捕头,在一次回县过路途中救了被人追杀的曹将军的命。哈,当时的情况,曹将军没有想到有个武艺那么高的能够在众人追击中救了自己命的人竟然只做个捕头。这太浪费人才了,所以花重金酬谢林大爷,并想请他去军营任个职。
但是林大爷呢,觉得自己老婆孩子一堆的,都要养活。而且自己也是个恋家的人,这从军的一走少则半月,多则年余的,而且他偶尔给别人教授下武艺,接下私活,这日子过得不要太舒服。当下便拒绝了。
但架不住曹将军实在看重他的武艺及人品。最后折中,他来军中教授武艺,连带的教育一下将军的儿子们,他可以带老婆孩子一起,他儿子也可以跟将军府的公子一起读书。要是看不上将军府的教书先生,还可以介绍到这军营东边五十里地外的大儒陈少先的书院。林大爷心动啦,心动了,所以他们一家就来了。
林大爷,名叫林成,因为在做捕头的时候,是个头头,所以都叫他林大爷。实际上在家中排行老二,上面的哥哥也是个学武的,也是个捕头。
在老家,兄弟两感情也不错,在不同的县当捕头,武艺也是祖传的。据说祖上是大侠,但是林家兄弟都是务实生活的人,并不想着什么快意江湖什么的。家有老娘,什么事都得听老娘的,成亲后,要到不同的地方任职,自然分家。
老娘老爹跟着老大,日子过得都不错,自己也是个重家的人,老婆给他生了五个娃,这也是林大爷为人乐一件事,一个老婆五个娃,而且都长得不错。林大爷的日子过得有点飘飘的舒服。两个儿子,三个闺女。小闺女是三个月前新得的,所以还在欢喜当中。
五年前来令县时,林大爷带着老婆罗氏孩子三个来这儿。房子是将军借的,不收租,还送了几个仆人。
但林大爷是个喜欢自己的事情自己来的人,所以两年前就自己买下了这个小院。小院虽小,五脏俱全啊!
现在更能感受当时的决定的正确,两个儿子的小房间外还有个共用的小书房,两个小闺女的小房间中间可以有个房间,让她们玩,小小闺女暂时跟着自己住。
林成还请了帮佣的一家人,一个是自己跟班兼家里的哪用得着去哪儿的林原原,一个是老婆的帮手,林原原的老婆。说是佣人其实就是住在一起的小两家人,林原原的儿子也跟着林成的儿子读书习武。林原原的孩子就少些,两个,一男一女。所以这小院子也住下了十来个人也是热闹非凡。
这天早上,林大爷上午在较场教习完后,决定直接去将军驻地。
按约定,他每月的双日下午要教导将军府的公子们两个时辰的武艺。林大爷在外面吃了点东西,便步行去了曹将军的驻地,曹将军在令县住的是驻地官衙,所以公子们也就在衙门后院等着林大爷。
林大爷进门便看到曹松在院门口那儿等他,见到他便迎上来说:林大爷,您来了,咱们公子都等着您啦。林成奇怪道:这不是没到时辰吗,怎么都来了啊,我还想着可以睡一会呢,呵呵!
曹松道:“今儿个,表少年家里来信了,说家中有变故,要回去,等着向您辞行呢。“林成道:喔喔,原来如此,那咱们快点!”曹松说:您这边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