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田女误入官斗_作者:草长长(24)

  “你看棉花做什么?”方成疑惑,却已经停了下来了,抱着木兰下了驴。

  ☆、买棉花籽

  木兰待要伸手去摘叶子,却已经有人喊她,“小姑娘,你做什么?”只见来了一个花白胡子的老头。

  木兰忙抽回手道:“老伯伯实在不好意思,我只是好奇,这里怎么有人种棉花,我也想种,你可有棉花籽。”

  “没有,没有,这个种着有用的,你小姑娘家,种花种草,不必种这个。”老伯有些不耐烦。

  “我们家小妹妹,别看年龄小,懂事着呢,老伯麻烦您告知,哪里有棉花籽可以买。”方成温和道。

  那老伯见这个13岁左右的少年开口,又十分知书达理的样子,终于不再认为他们是来捣乱的。

  只道:“我这是有一些,不过,我得留着自己家用,实在没办法给你们。县城里倒有一位收棉花和卖棉花籽的,在城东有家收药材的铺子的旁边,不过他不经常来,你们去看看,运气好,兴许能碰上。”

  “老伯伯,那药材店可是集草堂?”木兰想着自己要去的那家药材铺,不知道是不是正好在旁边。

  “正是.”老伯点点头说道。

  “那老伯伯,您种这个棉花,是自己用的吗?”木兰甜甜的道。

  那老伯见女娃子,嘴甜乖巧的样子,便耐了心,回复道:“我这是给县里的一位做棉被的人种的。每年他都会收了我的棉花去,不过他要的数量不多,所以我也就种了这些。”

  “这一亩棉花一年可产多少,价格如何?”木兰又问道。

  “你要卖棉花?”老伯防备的问他。

  “不是的,我要买,你可有卖。”木兰特意这样问,知道他必是怕她去找,城里做棉被的,抢了他的生意,也知道他跟那边合作久了,自然不愿意,做她这样的一次性买卖。

  “哦”老伯安了心道:“价格吗,正常的收购价格是2到3文一斤,一亩可产300斤,不过,这个东西不常有人收,就是那收棉花的,也不常来,所以倒没什么人种。姑娘若是要买棉被,我倒是可以跟你讲在哪里。”

  “哦,不用了老伯伯,不是要做棉被用的,那我再找找看吧,谢谢您。”木兰想了解的都了解了。就向老伯告辞。

  方成见她问的仔细,知道她起了心思,但是这丫头向来行事出人意料,倒也没多问她。

  木兰却在暗想,大米一斤一文钱,一亩产量也就300多斤。那岂不是要多一倍多的收入。

  看来,如果能找到收棉花的人,现在是4月份,正是可以种棉花的季节。

  想着就催促着大家走快一些。又走了大约一个半时辰,城门已经映入眼帘,赫然写着:’“铜陵县”三个字。看起来颇为气派。

  进了城门,左边是一排的小商贩,林林总的卖着各种商品,右边却远远,见着是长江的港口。停着一些船舶。江边立着一个碑,刻着:“长江.”二字。木兰暗道:原来县城是沿着长江的呀,难怪城门那么气派,估计也是个比较有钱的县城。

  一行人赶着去卖草药,倒是不愿意多耽搁,就先往城东去了。

  一路寻问,终于找到了集草堂,店里却没有人,后院倒是一片沸腾,里面喊着“走水了”

  木兰他们往后院去,发现几个伙计正在提水,灭火,方成和方达忙上去帮忙,不一会儿,水被扑灭了,掌柜才看到多了几个人,骂道;“堂里怎么没人,丢了东西,拿你们是问。”

  接着又对一个伙计道:“幸亏救的及时,只是烧了马草,若是烧了药材,这里没一个人能跑的了,哼。”

  这才问到木兰他们:“你们几个是?”

  “我们是中羊村的,沈大夫介绍我们来的,这里有8斤的桔梗,和35斤的薄荷都是晒好了的,请您过目。”方成道。

  “嗯,我看看。”陈掌柜说着便拿起来看了看,有些惊讶的道:“这桔梗收拾的不错,这薄荷倒是极好的,都是刚有了花胞就收的,而且数量这样多,你们是如何做到的。”

  “这是小妹种的,过两个月还可以再收一批。”方成见掌柜夸赞,十分欢喜,又拉了木兰到跟前来。

  “你种的,小小年纪,竟。。。。不得了,不得了呀。你如何知晓种这薄荷,又如何知晓收成的时间啊?”陈掌柜有些欣赏的看着木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