嫁给奸雄的日子_作者:九斛珠(70)

2019-03-21 九斛珠 美食文

  这数月间,但凡想到攸桐出阁后的处境,薛氏便辗转反侧、担忧不止。

  待屏退随从,便柔声问道:“除了夫君,旁人呢?”

  “小姑子很和善。就只是——”攸桐顿了下,如实道:“老夫人似有些不满。”

  薛氏听了,愈发担心,道:“她为难你了?”

  “倒也不算为难,这数月里没故意刁难使绊子过。只是仿佛对这门婚事不满,碰见些小事,容易苛责。母亲,当初答应婚事时,我曾问过缘由,你和父亲总不肯说,我心里很没底。”攸桐轻轻抬眸,对上薛氏的眼睛,缓缓道:“如今,能告诉我了吗?”

  “不是我不肯,是我也不知道。”薛氏叹了口气,“你父亲瞒得紧,连你祖母都未必知道。”

  说着,眉头皱了皱眉,无奈而疼惜。

  攸桐瞧着她神色,不似作伪。

  凭着十数年的记忆和出阁前的观察,攸桐看得出来,薛氏在府里的地位并不高。先前原主顶着皇家准儿媳的身份,甚少静下心听她教导,可见一斑。魏思道又极有主见,不会跟女眷商议外面的事,当时跟傅家往来议亲,都是他亲自接待,薛氏只帮着筹备嫁妆而已。

  想来此事至关重要,魏思道怕妻女口风不严,不敢透露一星半点。

  攸桐心里隐隐有个猜测,却不敢相信。

  只听薛氏劝道:“其实傅家这般门第,本就挑剔苛刻,不是轻易能结亲的。当初满城风雨,几乎闹得你父亲没法出去见人,更别说为你寻个好人家,傅家那时提亲议婚,着实是为咱们解了难事。他不肯说,是想磨磨你的性子,免得跟从前似的不知天高地厚,骄矜轻率。”

  攸桐“唔”了一声。

  ——魏思道这念头,大概是想着逆境出人才,逼女儿一把。

  攸桐无从想象,倘若换成原主,孤身在婆家磨砺后会不会真变得成熟稳重。但魏思道刚愎用事,做主应下婚事又瞒得死紧,让她两眼一抹黑地嫁过去,着实有点坑。

  不过薛氏既然不知情,攸桐的猜测也只能找魏思道印证。

  遂岔开话题,问起京城里近来的情形。

  据说许朝宗娶了徐淑后,两府来往得十分勤快,因徐太师将熙平帝的性情揣摩得熟透,许朝宗受他点拨,做过好几件投熙平帝心意的事,渐渐有了跟熙平帝宠爱的英王平分秋色的架势。

  这数月间,徐淑端着睿王妃的身份,可谓春风得意。

  先前的太师府邸,虽有圣眷、颇为清贵,却因子侄能耐有限,并无多少势力。而今结了睿王府的亲事,清贵门庭沾了皇家镶金的端贵身份,更是烈火烹油。就连徐渺都身价飞涨,在京城众贵女中间颇有脸面,做事偶尔张扬,惹得不少人暗里笑话。

  据说徐家还有意为她寻摸一门好亲事,嫁到公侯府邸去做少夫人。

  ——若果真如此,徐家在京城的根基可就能扎得更甚。

  只是如今熙平帝病弱,两位皇子夺嫡,徐家既搅和进去,据说已不像从前安宁。譬如英王的母亲昭贵妃,就对徐家颇有微词。

  攸桐听罢,沉吟不语。

  薛氏怕她还存着呆心思,婉声劝道:“俗话说,塞翁失马焉知非福,睿王虽好,经过这事也算看得透了。这京城里是非太多,成天进宫伺候皇后和贵妃,也未必就容易。你嫁远了也好,能自在些。”

  这话搁在原主身上,定会不以为然。

  毕竟,能跟皇家结亲,那可是打着灯笼都找不到的好事。

  攸桐却深有同感,颔首道:“母亲说得对。”

  “能这样想就好。我瞧修平虽性情冷沉,待你倒还不错。”

  “有吗?”

  “眼神瞒不住人的。”薛氏抿唇笑了笑。她原本还担心,攸桐那样声名狼藉的嫁过去,会被傅家嫌弃轻慢。昨晚暗中观察夫妻俩的情形,那颗悬着的心却稍微落回腹中——傅煜虽性情冷淡,甚少言语,席间却不时将目光瞥向攸桐,看得出来是习惯使然,并非刻意为之。

  反倒是攸桐,闷头盯着满桌吃食,或者就跟她说话,倒没怎么看傅煜。

  见攸桐意似不信,薛氏也未多说,只叮嘱道:“傅家怎样,我还不好说。但修平如今的本事却是靠军功挣来的,不单靠门第出身,更不像睿王似的,凭着姻亲寻出路。光是这点,他就强得多。你出阁嫁人,也该懂事了,可不能为过去那些事耽误了眼前人,该翻篇的,总得翻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