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到张姑姑回来的时候,她已经彻底睡沉了。
等交待了张姑姑之后,林明岚这才会了前厅继续和一群人宴请。这一天光宴会上都认识了好多人。
不过好容易过了这天,年后的几天虽然有些聚会的事情,但是都没有这天忙了。等过了正月十五,衙门开印,府学业开始了学业。
过了一个年假,不少的同窗都长了不少肉。黄绍礼更是,脸都圆了一圈。还带了不少的糕点来府学。
“我回家的时候,我姐姐做了好多吃的,吃都吃不完,姐姐还非要让我带回来,说是慢慢吃。”黄绍礼虽然嘴上抱怨着,但是满怀期待的拿出吃的塞给林明岚,“试试。”
“挺好吃的。”林明岚拿了一块吃,“甜而不腻。”
“那就好。我上次给姐姐说了你的建议,她也决定以后到府城来做点小生意,还是多谢你了。”
“就一句话的事,不要客气。”
“对了,上学第一场是,是哪个先生的课?”
“是严先生的,主讲五经。”黄绍礼提起这个先生就垂头丧气,这位先生是在学生之间最不受欢迎的,讲课死板,照本宣科。有同学去问他书本上的释义,往往会被他以“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的理由说回来。平日讲课的方式就是叫学生死记硬背,还动不动就是抄书。所以他上课的时候一般都没有人敢随便提问。
“哎,又是他!”林明岚简直趴在桌子上不想起来。
“没办法了,这位先生人如其名,严师啊!还是提前做点准备看看书,不然被他选中背书就惨了。”
“幸好我没有忘记在假日里背书。”林明岚抬起头来庆幸。黄绍礼则是微微一笑,他记性好,平日也用功,背书从来不在话下。
听着他两的话,有人说道:“完了完了!”他心急火燎的把书翻出来,“临时抱佛脚!”赶紧翻书看起来。有样学样,一帮同窗虽然假期背了书,但是总是担心有什么闪失,还是拿出书看了。
早课时间一过,那位严先生就背着手走进课堂,看着课堂上的学生都摇头晃脑的认真读着,满意的点头。他翻开课堂,说道:“今日的要学的是诗经的《东山》篇。先跟我念《东山》篇,念完十遍之后,我要考察之前学的《伯兮》篇。”
“我说一句,你们跟着学一句,我徂东山,慆慆不归,我来自东,零雨其蒙。我东曰归,我心西悲.......念!”
下头的学生跟着先生一字一句的学着,念完十遍之后,就是抽人来背以前学过的篇章。
第六十一章
等严先生抽完学生背诵之后, 他才宣布下课,布置了明日的任务。
不少人都长出一口气,虽然肯定会背, 但是万一倒霉呢!那就跑不了抄书了!
下午的时间,可以选择去自己复习功课, 也能选择去其他的功课。
“你还是该来学学, 毕竟长途赶路就用得上了。再说了, 骑马比坐马车快多啦,以后你要是自己回家的话, 就可以骑马了。”林明岚劝黄绍礼说。
以前黄绍礼年纪颇小,身量也不高,骑马课他是从来不上的。去年开始,林明岚就开始劝他来学学, 他终于肯来骑马课看看了。
君子六艺, 骑马也是其中一样。再说了, 以古代的交通条件,骑马是最快的了。
在府学的背后, 有一片校场,骑马射箭的课程都是在这头。不过两个课程是分开上的,免得互相干扰。
校场上立着十几个箭靶, 旁边的库房里放着学习用的弓箭。马棚也在后面,养着二十几匹性格温顺的幼马。负责骑马课的先生昔日曾经在战场上打过北疆,控马之术一流。不过后来不太做官,回了家乡做了先生。
他此刻正在讲解着:“学会骑马不难, 难的是学精。不过平日里你们面对的都是训练好的马,倒是不用担心这个。”说完他左脚踩上马镫,右脚潇洒的一跨,就上了马背,手握着缰绳,轻拉缰绳,马在原地踏了几步。
“别看我现在在马上应对自如,实际上性格烈的马很可能把你们掀下来。所以学骑马的第一步,还是跟马沟通,了解马的脾性,骑马才能事半功倍。好了,我先说到这里,你们各自去马厩里牵出自己中意的马,先试试。”
学生一窝蜂的去马厩牵马。
牵好了马,又回了刚才的校场,先生还在原地,微微一笑:“好了现在,先跟你们手头的马沟通。”
黄绍礼牵了一匹黄色的幼马,一双大眼温顺的盯着牵绳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