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姑姑又拿起一件蓝灰色的衣裳。
“这件不好,太素了,娘你明天过寿呢,我看这件藕色的不错,式样算是好看,花纹也吉祥。”林明岚开口说道。
“明岚回来了,快歇歇。”王氏惊喜的回头。
林明岚坐到榻上,把手里的锦盒递到王氏面前,“明天是娘的寿辰,恭祝您芳龄永继。”
王氏惊喜的收下盒子,“你有这份心,娘就很开心了。过来吧,我们说会儿话。”
王姑姑和张姑姑带着衣裳去熏香去了。
看到她们都走了之后,林明岚才开口:“娘,这几天院子里人来人往,安排这样安排那样,也辛苦娘了。”
“你是想说院子的事情吧,小滑头,还学会旁敲侧击了。”王氏饮了一口茶水,瞪了他一眼。然后开口道:“我当然知道一直住在娘家不好,再亲近的我毕竟出嫁了,不过你外公外婆那里不好过,他们看着我远嫁了那么多年,现在好容易回来了,我要是提出搬出去住,他们铁定不答应。”
“这个好办啊,娘,你没留意现在现在这条街上,一户人家要搬走了么?我打听过院子的样式,就是小了点旧了点,要是想住人的话需要翻修一番。”
“看来你小子留意这个事情很久了,现在看好了房子所以来说服娘的,对吧?”王氏叹气,林明岚有点不好意思的挠头。
“不过你的考虑也有道理,你年纪慢慢大了,以后读书同学之间交往也不好把人家请到家里来。这样吧,房子我先去看看,要是确实合适的话就买下来吧。”
“那外公那里?”
“等明日宴会过后我找个机会说吧,反正都是在一条街上,爹也不至于不答应。”
“多谢娘的体谅。”
“远香近臭的道理我还是懂的,不过你要答应我了,就算搬家了,也要经常回来拜见外公和舅舅他们,知道么?”
“我一定会的。”
解决了一件心事,这一晚他一也安眠。不过第二天鸡叫头遍,就听到院子里的丫鬟们开始走动起来,打水的打水,洗漱的洗漱。
声音太大了,闹得他睡不下去。今天他是特意向先生请了一天的假回家给娘亲祝寿的。不过看起来他也帮不上什么忙,所以按着平日的习惯,起身之后先是练拳,然后接着晨光开始看书,毕竟二月的时候他就要参加县试了。
县试要考的不外乎是墨义帖经,策论,试帖诗等,全看县官如何出题。现在他的四书是学的差不多了,杨先生也说他可以先下场试试了,就算不中,县试三年两次,也算是累积经验了。
试帖诗也叫应试诗,要求对仗工整,还需用典故,这点上就算是穿越人士也无法可想,只能乖乖从头学起。
天色大亮之后他又临了几篇字帖,这才收拾好笔墨,先去正堂拜见了王氏,然后由王氏带着,去拜见王老爷和陈氏。
在正院里还碰见了也来请安的王士杰和孙氏。请安过后,王氏再回到梅院,接受丫头们的拜见,他们领了赏钱之后就各司其职安排在花园里的宴会了。
来的人也不多,不过都是昔日王氏交好的闺中密友,不过各个都带着自家的孩子,凑齐了两桌。
宴会上,王氏果然穿着那件藕色的衣裳,耳坠正是带的林明岚送的那副,在耳畔晃动。
一个夫人看见了羡慕的说:“你今天戴的这幅耳坠很漂亮,是在哪家店里买的。”
王氏摸摸耳朵,略带点得意的说:“我也不太清楚,不过是孩子送的,也算是他有心了。”
“你孩子真孝顺,不像我家那个,成天的就知道玩。看花样有点像如意阁的手笔,真好看,听说他们来了新的货色呢,下次咱们一起去看看?”
“好啊,下次我下帖子,咱们一起去逛逛。”王氏一整天都带着这副耳坠,笑的合不拢嘴。
晚上还特意叫他到跟前问道:“这个耳坠这么精致,是花了不少钱吧。”
“娘,没花多少,这个坠子是我自己做的,不过在如意阁花了一点手工费罢了。”
“就是你自己放在房间的那些杂物?”
“是啊。”林明岚自己住一间,等他能够自己出门之后,买了很多在旁人看来都是破烂的东西,统统都放下自己的房间里。
“看来你那些东西,也不全是无用的。”王氏说道。
“娘放心,我不是那种玩物丧志的人,不过是休息的时候换换脑子,放松一下,正事是绝对不会耽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