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家可以说是金陵第一大家了,家里人争气,不但在金陵稳住了脚跟,在京城也埋下了自己的势力。看来冲着这豪门大族的气势,要抓唐书白和魏巧巧也并非容易之事。
魏巧巧终于放下心来。
然而她刚松了口气,更麻烦的事情找上门来了——她要去见唐书白爹娘了。
说不紧张的假的,魏巧巧也没经历过这种事,忽然要开始演戏了,她有些不知所措。
一般来说,见家长这一步怎么都得谈婚论嫁了才进行的吧。而且古代人应该比较保守的,她只是唐书白带回家的一个陌生人,就这么轻易成唐家的媳妇,这不大可能。
可是魏巧巧发现,等她上桌吃饭的时候,唐书白爹娘还真直接称呼她“儿媳妇”,这就有些尴尬了。
看了眼旁边坐着的唐书白,却是一脸坦然,该干嘛干嘛,好像没觉得有什么不好意思。
魏巧巧一想,要演戏就演完,人家都这么入戏了,她哪有不配合的道理。于是她也跟着叫“爹”“娘”,一口一个爹娘,叫得亲热,戏感十足。
吃了饭,唐书白他娘就找魏巧巧来了。
两人坐在屋子里,他娘笑得意味深长,使劲盯着魏巧巧看。
魏巧巧被盯得浑身不自在,也尴尬地回应了个笑容。
唐书白的娘说道:“魏姑娘长得好生标致,我儿有眼光啊。”
魏巧巧客气道:“过奖了过奖了,我只不过是普通姿色,天下美人何其多,我算不得什么。”
“哎,别自谦了,我看人这么多年,这金陵城就没几个能比你长得还好看的姑娘。”唐书白的娘对魏巧巧很满意,边看边点头。
后来也不知道稀里糊涂说了点什么,魏巧巧终于把这尊大佛给送走了。
送走之后,魏巧巧却又收到了唐书白的娘让人送过来的一个锦盒,打开一看,里头装着一只手镯。
魏巧巧问那丫鬟这是什么意思,丫鬟说:“魏姑娘,夫人说让你明天戴上去见她。”
魏巧巧觉得有些莫名其妙,不过还是照做了。
☆、字典
第二天,魏巧巧戴着那手镯,精心打扮了一番去见唐夫人。
唐夫人早已经坐在厅堂等她了,手中拿着串佛珠,面目慈祥。
魏巧巧还是第一次认真看唐夫人的样子,虽然已经上了年纪,但是风韵犹存,去掉那些皱纹,年轻时也是个美人。而且她身上透出来的一股气质,也是历经岁月沉淀的,一看就非寻常之人。
和唐夫人坐在一起的还有唐书白,此时的唐书白也与往日不同,回到自己家之后打扮也光鲜许多。一身玄色金纹袍,头上戴冠,脚下踏云,腰间环佩,怎么看都像个俊美郎君。
唐夫人将两人拉到一起,魏巧巧这才发现,唐书白手上也戴着个手镯,和她手上那只似乎是一对。只不过她是银色的,而他手上的却是金色的。
唐夫人又好好叮嘱了他们一番,魏巧巧听她说得那些话,怎么听都觉得像是在说:“我把我儿子托付给你了,你们两个可要互相陪伴啊。”
啰里啰嗦说了一大堆,魏巧巧只有一个劲儿的点头,左耳进,右耳出,总之是什么都没记住。
出了大堂,两人被催着出门走一走,那意思很明显了,就是想让他俩增进感情。
问题是他们还需要增进感情吗?都在同一屋檐下住了这么久了,彼此的老底都揭出来了,熟得不能再熟。
但是演戏还是得有演戏的样子,两人还是乖乖的并肩出门去逛街了。
逛街好办,魏巧巧就喜欢逛街,对古代的小玩意儿很感兴趣。
两人在路上边走边看,忽然间听见一小贩在吆喝:“卖书咯,卖书咯!”
魏巧巧闻声望去,才见有一地摊处很是热闹,围着非常多的人,而吆喝声就是从中间传出来的。
唐书白也听见了吆喝声,停下脚步看了眼,只见地摊中间的小贩手中拿着一本书使劲挥舞,边挥舞边喊着:“卖书咯,卖书咯,新出的《金瓶梅》!”
金瓶梅?
听见这个词,唐书白和魏巧巧不约而同对视一眼,一起往地摊处走去。
两人挤进人群,往地摊上看了一眼,只见上边摆了七八本《金瓶梅》,而作者署名确实是兰陵笑笑生。
这《金瓶梅》不是明朝的书吗?怎么在这里也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