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知甜道:“我不想给家里添麻烦,也免得东家长,西家短,哥和嫂子抬不起头来。我搬到草龙珠庄子上去。”
袁氏抱着孩子正站在门口,听这话挑门帘进来,道:“小姑别说这样的话,我和婆婆的想法是一样的,凭他旁人怎么说,我是不怕的。”
姜知甜起身迎着她坐下,道:“我正说要去看看嫂子和侄子……”
袁氏坐了,道:“一家人,别说这样的外道话。来,玉琢见过姑姑。”
姜知甜的视线落到姜玉琢的小脸上,不禁笑道:“哟,玉琢又长大了些,是越发可爱了。”
小孩子白白嫩嫩,就没有不讨人喜欢的,姜玉琢虽不会说话,却已经渐懂人言,眨巴着眼睛瞅了姜知甜两眼,猛的回身扑到袁氏怀里。
大人们见了不禁都笑了。
张氏气道:“这孩子平时也不是这么腼腆,怎么见了你姑姑倒害羞起来了?还不见过你姑姑?别辜负了你姑姑对你的好。”
袁氏要往下扯这孩子,非得让他给姜知甜行礼。
姜知甜止住,道:“别强迫他,我不常回来,他瞧着眼生,等熟悉了自然就好了。”
她同张氏和袁氏道:“您俩就都别拦了,我但凡有一日能养活自己,我就绝不给你们添麻烦。我虽不住在家里,以后却尽可以和家走动,要比从前自在多了。”
张氏还有点儿过意不去,袁氏便问:“顾家那边怎么说的?”
姜知甜道:“说是亏欠我,要给我银子和宅子,我都没要。”
张氏和袁氏互看一眼,倒是都说:“不要他的才好,没的倒像我们是贪图银钱的势利小人了。”
都是有骨气的女人,穷苦时或许看重银钱些,可但凡能活下去,都是不愿意忍气吞声的人。
到了晚间,姜知正回来,单独和姜知甜说了一回。
他对姜知甜要和离,有心理准备,虽愤顾二爷欺人太甚,但也知道继续纠缠下去,吃亏的还是姜知甜。
和离了也好。
但他的想法和张氏一样的,不管姜知甜是否愿意和离,他必得找顾家问个清楚。
姜知甜想了想,没拦他,只道:“哥哥一片热心,全是为了我,可我也不能把哥哥都豁出去。所以哥哥要找就找吧,但只争这口气,咱不争别的。”
姜知正应下,只是还没等他去找顾歧的麻烦,倒是顾家来人,口口声声说要找骗婚、骗财的姜家姑娘。
作者有话要说:
新文《眷属难成》求收藏
感谢读者“lou”灌溉营养液。(还有三位亲投的营养液,后台显示不出名称),一并感谢。
第91章 第四朵(8)
姜家村人倒还齐心,不可能任外村人闯进村里胡来。尤其这些人气势汹汹,一看就来者不善。
是以姜家孔武有力的男丁,各个手持棍棒,一涌而上,没等这些人裹乱,先把他们控制住,全都人押送到了族长那里。
姜老太爷不敢小觑。
这几十年,姜家庄就少有和人持械斗殴的时候,毕竟年景虽然不好,偶尔干旱的时候需要去上游和邻村抢水,但顶多是骂嚷几句,虚张声势,一直都还算平稳。
今日这是招惹了哪儿的煞星?
他正襟危坐,打量着这十几个男人。
瞧他们穿着绸衣,不像哪家主子,倒像哪家健仆。
做主子的,都讲究个排面,哪怕心里骂娘,面上却始终彬彬有礼。
也只有刁奴们才一脸凶相,脸上就差写着狐假虎威四个字了。
像一群小狗,狂吠却未必真敢下死手。
听了一会儿,见这些人口口声声控诉姜家姑娘“骗财、骗婚”,姜老太爷便猜着他们是顾家人。
姜老太爷不由得盘了盘手里的核桃。
这十个人都被压制住了,这些人还口里嘈杂,说得不干不净。
眼瞅瞅着上头坐的是个衣着寒酸、简朴的糟老头子,心里便去了几分惧意。
尤其他一直闭目养神,如老僧入定,只偶尔睁开眼睛,一副茫然无措的模样,这些人就更有恃无恐了。
等他们吵嚷的都累了,姜老太爷才问:“不知各位是哪儿的人?来姜家到底所为何事?”
其中一个管事头目模样的人拱了拱手,道:“亲家老太爷,我们是顾家人,特来找被我们家二爷休掉的姜氏来说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