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者“微醺蝶骨”,灌溉营养液 +10 2019-02-16 20:27:14
感谢。
我一直在很认真的收尾——要是写得不好,大概就是笔力问题。
群么么。新文娇弱,《眷属难成》求收藏。
第103章 第四朵(20)
顾三奶奶不禁感叹:“何只四爷嘴紧,这姜氏也是,甭管我怎么探听,她都温温和和的打太极,就是没一句要紧的。
唉,你说这叫什么事?公公也眼瞅着要知天命了,忽巴喇的要续弦……”
顾知行生气的道:“你这叫什么话?”
顾三奶奶忙道:“我不是反对,我就是……”
顾知行道:“当年母亲病故,父亲迟迟不肯续弦,还不是为我们兄弟两个?怕续的继母不肯善待?
父亲已经孤身这么多年,有了合适的人选,就算续弦又怎么了?”
顾三奶奶道:“是是是,应该续弦,早就该续,是我们这做儿女的不够尽心,应该早替父亲操持才是。”
顾知行不说话了,白了顾三奶奶一眼。
有做儿女的给老子张罗续弦的?
顾三奶奶把醒酒汤端到顾知行跟前,道:“我这不是担心嘛,不知道这新进门的婆母是什么脾气、禀性,又好不好相处。
咱们的宴哥儿过年都十一了,再过个一二年就要说亲,我也是眼瞅着做婆婆的人了,总不能还要被个年轻的继母立规矩吧?”
她是看在顾知远和三爷是一母同胞的亲兄弟份上,才肯拉拔姜氏做个助力,将来在婆母面前也好同进退,哪知这位姜氏竟是个冷冷淡淡的性子。
哼,她不和自己结盟,就不怕将来受了婆婆的搓磨,连个替她说话的都没有?
顾知行不担心这个,他琢磨了半天,道:“我听老四说,二哥的亲事着急操办,怕是父亲也是为这个考虑。
京城贵人云集,眼高于顶,若是咱们这边连个女长辈都没有,就几个嫂子、弟妹,那像什么话?”
顾三奶奶不由得眼露欣羡的神色,道:“二爷这回娶的,是哪家的名门贵女?”
顾知行道:“听说是工部侍郎家的千金。”
顾三奶奶不屑的撇了撇嘴,道:“我还当尚了公主呢。”
顾三爷瞪她:“别胡说八道,你当公主是人人都能尚的?呸,说什么胡话,尚了公主,二哥这进士不就白考了吗?”
顾三奶奶心里哼了一声。
要她说,娶姜氏这样的贫女未必不好,起码真心换真心,那是一辈子都肯对男人掏心掏肺的。
娶了侍郎家的千金就真的攀了高枝?
堂堂大男人,攀了富贵岳家,还不是弯腰折膝的去讨好献媚?
哪怕世人不说,可哪个眼里不是含了淡淡不屑?
靠女人的裙带上去的,且又是抛了发妻的,能有什么让人尊敬的地方?
且私下里,他过的什么苦日子,怕是只有他自己知道。
顾三奶奶问:“父亲去京城,会带着你吧?”
顾三爷道:“又胡说了,要去也是大哥去。”
顾三奶奶不禁嘀咕:“要说也是父亲当初糊涂,怎么说分家就分家了?要不然,一家子都跟着去京城,也是见见世面。”
顾三爷恼了:“是你说怕婆婆搓磨,这会儿又嫌分家不好?做人不要太贪心,天底下便宜都让你占尽了得了。”
顾三奶奶也不生气。
本来得陇望蜀是人之天性,又不就她一个人贪心?
她又问顾三爷:“你说四爷到底是怎么回事?我瞧着他这回对人都冷冷的,是不是因为姜氏,和爹离了心啊?”
顾三爷不置可否。离不离心又如何?横竖如今已经分家了。
再说四弟是个清高冷傲的性子,他才不稀罕家里的东西。
他们兄弟都已经成家立业,以后各人过各人的日子罢了。
他有些感慨的道:“唉,这一晃,都大了,想想人活着挺没意思的。”
不说这夫妻二人说话感慨,只说顾知远和姜知甜携手出了门。
外头有马车,两人却没坐。
顾知远问道:“你冷不冷?”
姜知甜摇头。这会儿到了深秋处,日头落山,温度便低下来,便能感觉到凉风袭人。
可她穿得厚,并不觉得多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