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花朵朵开_作者:晚来风徐(248)

  徐氏和顾三奶奶都送了信儿过来,虽说打听到顾知远是跟着晋王去中州防涝,安顿灾民,但到底是怎么个情况,没人能说得清楚。

  也可能,徐氏清楚,但实在不适合现在就和姜知甜说。

  姜知甜回来当晚,腹中剧痛,吓得苏嬷嬷忙让人去请郎中。

  自然是动了胎气。

  苏嬷嬷和紫菀等人苦劝,连“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这话都说出来了。

  姜知甜冷静下来,明白自己这么盲目的伤心痛苦毫无用处,她渐渐在心里打定了主意,也就决心先把身体养好。

  等姜知甜的身体稳定下来,她对姜知甜道:“到现在为止,也没个人能确切的说清楚四爷到底怎么样了,不如我去求见晋王妃。”

  姜知甜一下子坐了起来:“嬷嬷和晋王妃有多深的交情?”

  “不算多深,但终究当年在宫里见过面,也打过交道。”

  “那,我和嬷嬷一起去。”

  苏嬷嬷犹豫:“我不过是宫中的奴婢,在晋王妃面前可没多大的排面,奶奶跟着我,不免受委屈。”

  姜知甜不管什么委屈不委屈,她坚持要去。

  苏嬷嬷虽说是宫中奴婢,但宰相门前还七品官呢,和苏嬷嬷比,她在晋王妃跟前更什么都不是,求都求不着有个苏嬷嬷这样的人能带她去见晋王妃呢,她怕什么委屈?

  几经辗转,终于得了晋王妃的召见。

  晋王妃是个三十六七岁的妇人,微微有些丰腴,却也显得十分慈祥。

  她见着苏嬷嬷还十分亲切:“早听说嬷嬷出宫,由令侄奉养,倒不成想还有见着嬷嬷的一日。”

  她又看向苏嬷嬷身后的姜知甜,问:“这是你的侄媳儿吗?”

  姜知甜上前见礼:“民女顾姜氏叩见王妃娘娘。”

  苏嬷嬷上前道:“奴婢没有享福的命,我那侄子前几年病故了,是顾四爷心善,愿意侍我为长辈,给我养老送终,这就是顾四奶奶。”

  晋王妃怜悯的望着挺着大肚子,却仍旧虔诚磕头的姜知甜,道:“你身子不便,不必拘礼,起来吧。”

  她问苏嬷嬷:“不知嬷嬷来此何事?”

  苏嬷嬷道:“奴婢知道王妃心善,故此腆颜求见,不为别的,是想问问,随同王爷去中州救灾的顾四爷,究竟如何了?”

  听苏嬷嬷说完,晋王妃十分同情,她道:“王爷事务繁忙,大概半个月不曾往回寄家书,所以具体事宜,我实是不知,不过,我可以帮着问问。”

  姜知甜不由得面露恳求。

  问是问,但能不能,帮着保下顾知远的命啊。

  晋王妃同情是同情,但一个没官没职的小郎中,她是压根不看在眼里的。

  她道:“不过,丑话说在前头,王爷他们男人干的是大事,不是我们这些内宅妇人能指手划脚的。

  再则,时疫无情,这可不是循私的事,否则那可是上万条人命,甚至还极有可能危害到京城。

  这样大的罪责,不要说我,就是王爷也不担待不起。”

  也只能如此了。

  从晋王府出来,姜知甜差点儿没坐到地上,这些日子的焦虑、紧张,全被这一刻的失望打败…

  苏嬷嬷扶住她道:“四奶奶,您可千万保重。”

  姜知甜把半个身子的力量都压在她身上,忽然就落下泪来,道:“嬷嬷说的,我一字一句都听进了心里,可我的心,这时候是空的。”

  苏嬷嬷虽未嫁娶,却也知道这情的滋味。

  它真不受人控制。

  当下也只是无奈的老生常谈:“咱们能做的都做了,就先等王妃娘娘给回音吧。”

  姜知甜摇头:“娘娘和我有什么情份可言?她能答应帮着问问,就已经是天大的恩情,至于别的,她可未必肯出手了,可我要的,不只是四爷的消息。”

  她还要他平平安安的回来。

  作者有话要说:

  离完结越来越近了。

  《眷属难成》求收藏,再下一本就开《泼辣小娘子》,求预收。

第115章 第四朵(32)

  姜知甜同苏嬷嬷商量:“我想见一见白将军。”

  苏嬷嬷不置可否,只劝道:“晋王妃这边才搭上线,奶奶不如再等等?”

  姜知甜摇头,她实在等不了了。

  她讨厌她现在这样处处被动,又处处无力的境况,远在京城,中州的消息传过来,又晚又失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