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怕他说起这话,便又要伤感,只得打住,道,“来来来,你不是问我能不能帮你出主意吗,把地图拿出来啊。”
朱棣从怀中掏出一卷羊皮题图,仔细的打了开来,将耿炳文三个副将的地点都标了出来。我指着杨松道,“先打他吧。”
“为何?”朱棣饶有兴味的看着我。
我指了指潘忠所在,“你看,咱们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先拿下杨松,可是杨松必定是会派人去通知潘忠的,这对我们来说,并不是坏事,反而是好事,潘忠接到求助信之后,必定立即领兵前往杨松处,而此时我们已经大获全胜。您知道,胜利的人有一种无往不胜的冲劲儿,潘忠看到这种情形一定会被震慑到,肯定要开溜。您看,这里有一座桥,这乃是潘忠退回之时必经之路。咱们派些水性好的士兵潜伏在桥下。潘忠逃回的时候,一定是狼狈不堪,只管逃命的,决计不会发现桥下的埋伏,而此时,我们发动全力的进击,一定能杀他们个措手不及,如此,一天之内便能直接破了两个堡垒,岂不是大快人心?”
朱棣一听,拍手叫绝,“你当了那么些年锦衣卫不过混到个百户,这样机智若是放到军队之中,只怕你真的能做个女将军了。”
“那您等到赢了这一仗之后,封我个将军算了。”
第207章.27.拉钩
朱棣煞有其事的摇了摇头,并不应允,我有些气恼,“小气!嘴里说得那样好听,原来不过是哄我!”
朱棣一本正经的说道,“你要做田螺姑娘的啊,怎么能做女将军?”
我干脆转过身,索性不搭理他,直到他把我搬过身子,才不再与他生气,道,“好了好了,天色晚了,你还没用晚餐吧?快去快去。”
“不用你赶,我自己走还不成吗?”朱棣低头微笑着走了出去。
展眼已是八月,木樨飘香,本是团圆的佳节将至,往年这时候正是王府中热闹的时候,今年却不比寻常。北平城中的老百姓渐渐有些开化的已经模模糊糊的知道了自己所处的北平城已经江山易主了,一开始也有些焦躁,这几日有得知朝廷派兵前来“剿燕”,知道自己的处境与燕王军息息相关了以后,也都开始和燕王府亲近起来,更有乡绅土豪自发组织给燕军凑军饷送银财的。由此也可见朱棣在北平这么多年,的确非常有名望。
八月十四,朱棣下令给所有战士发放月饼,米粮等礼物,可以直接拿回家中或给妻儿或给父母,更在前几天已经轮番放士兵回家与亲人吃个团聚饭。直到八月十四晚间,朱棣才正式下令,中秋节行动,一举端了那三个堡垒!
这些将士们本就适应了战场上随时迎战的生活,又已经提前过了中秋节,是以一个个也都很是亢奋,也想要活动活动筋骨。
八月十五当日,朱棣尚且十分自得,和往日一样,还在府中高台摆了几桌素宴,只有王府中人一起,他除了那日起兵前夕与府中女眷提过一次,便再也不把府外的事往府里说了。
今日更是只说木樨园那一片木樨开得极好,比往年更好。道衍因已经搬到了王府中居住,是以今天也给他置了几个斋菜,让出一张小桌让他坐在朱棣身边,听见朱棣如是说,道衍眉开眼笑,道,“王爷不知,这乃是天意如此,连府上木樨花都在暗示着王爷非池中之物,将来要大展宏图的。”
朱棣本就不是爱听人追捧的,对这话倒是淡淡的,不过女眷们时常请些姑子进府说道,很是信奉出家人或是方外之士说的话,所以道衍这么一说,倒令她们心情舒畅,一个个对道衍点头示意,道衍更是得意,“今日乃是中秋,好日子!王爷挑在今日出战,必定大捷!老衲先敬王爷一杯,预祝王爷告捷!”说着便站起身来,对着朱棣捧起一个酒杯,遥祝一番,仰面喝尽。
朱棣只是岿然坐着,面上含了笑意,也举起一杯酒,“多谢大师吉言。”
席上徐云华并未有任何言论,只是在席后给众人赏赐了西瓜,便离开了。我也不便多留,吃了两片西瓜便离开了。
这一天,似乎和以往任何一年都没有区别,直至傍晚,朱棣亲自策马直城门处,送战士们出征,他站在城门之上,高举一坛女儿红,扬声道,“兄弟们!今夜便托赖诸位了!奸臣佞相,受天之命诛杀之!饮了本王这一坛酒,本王在此恭候各位凯旋而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