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腰_作者:左耳听禅(251)

  “等我离开后,你们也就离开吧。”

  陈苗张嘴要说什么,被他抬手打断。

  “我不是要赶你们走,也不是真的觉得进宫就一定有什么危险,只是眼下还不知道会发生什么,所以提前做好准备罢了。”

  “你们离开姚府,若是我平安回来了,你们再回来就是。若是我没回来,你们也好见机行事,不然若是被人围困在这府里,想要出去可就难了。”

  魏泓在京城一定还有别的人马,但在这府中就只有陈氏兄弟二人而已。

  陈田陈苗出去与别人汇合,就不会有什么危险,若是留在这,就不一定了。

  哪怕魏弛找不到借口对姚府其他人动手,也一定会想办法杀了他们两个。

  他们兄弟本就不是他姚家的人,若是因他而死在了姚家,他便又欠了魏泓两条命。

  同样的事有一次就够了,他不想再有第二次了。

  陈田陈苗明白了他的意思,点点头亲自将他送了出去,然后便没再回到姚家,而是转身离开了。

  ……

  虽然魏弛派了御辇来接姚钰芝,但姚钰芝以自己已经辞官,当不起陛下如此厚爱为由并未乘坐,最终还是坐了自己的马车入宫。

  他以为魏弛必然是找到了合适的理由,当着满朝文武的面说过让他进宫的事了,可等他到了之后才发现,殿中文武百官均是满脸震惊,对他要来一事似乎全然不知。

  魏弛在众人的议论声以及诧异的目光中让人给姚钰芝赐了座,待他坐定才道:“朕前些日子收到一个消息,事关我大梁国祚,心中惴惴不安,几日未眠。”

  “但因事关重大,在没有确切的证据前又不好开口,这才未曾对众卿言明。”

  “今日那证人便会入京,亲自在朝堂上作证,因那证人与姚太傅极为熟悉,朕这才将太傅请来,也算是做个见证。”

  说着又看向姚钰芝,温声道:“打扰太傅了,还望太傅多多担待,等此事一了,朕即刻派人送你回府。”

  姚钰芝确根本没注意到这句,耳边全是他刚才说的那句“与姚太傅极为熟悉”。

  什么人与他极为熟悉?又能来这里做什么证?

  他心中莫名慌乱,坐在椅子上看着殿门的方向。

  可那证人却迟迟未到,直至半个时辰后,才终于在一个内侍的引领下缓缓走来,出现在人前。

  姚钰芝看着那抹身影走近,双目陡然瞪圆:“凝……”

  “大人慢些。”

  一旁的内侍浅笑着按住了他的肩膀,动作看似轻柔,细白的手指却如铁爪,将他牢牢按在椅子上,动弹不得。

  姚幼清进殿后也看到了他,眼眶登时一红,泪光翻涌。

  有人认出了她,殿中喧闹声更盛。

  “秦王妃?”

  “秦王妃怎么会出现在这里?”

  “她就是那个证人吗?”

  “她要证什么?”

  百官议论纷纷,监察御史几次未能震慑住,还是魏弛开口,这些官员才终于安静下来。

  “朕刚刚所说的证人就是秦王妃,前些时日朕得到消息,说秦王再次擅离封地,出现在上川以外,甚至离开了朔州,暗中斩杀了镇守在虎头关附近的孟孚孟将军,只因孟将军在追击一队南燕兵马时进入了朔州边境。”

  “朔州本是我大梁国土,他秦王封地本只在上川而已,何况如今朔州被南燕大金同时围困,我大梁兵马本就该同心协力,共同对敌。”

  “可秦王却将整个朔州视为他私有之物,只因孟将军越境就将他斩杀!”

  “朕虽然心知肚明,却苦于没有证据,无法定他的罪,只能任由他肆意猖狂,为一己之私谋害朝廷命官,陷大梁于危难,置百姓于不顾。”

  “好在秦王妃是姚太傅的女儿,自幼知书达理,不忍因秦王之故让百姓陷于水深火热之中,因此趁他不在封地时离开了上川,愿意主动站出来作证,证明他确实拥兵自重,并数次离开封地。孟将军死时,他就在虎头关附近,虎头关的兵马虽未抓到他,但他们看到的那个人,确实是秦王无疑。”

  他说着看向姚幼清,等着她开口。

  魏弛一直觉得自己跟姚幼清当初是两心相许的,姚幼清一定也像他喜欢她那样喜欢着自己,只是因为先帝赐婚而无奈放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