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后舒眉道“闻香而只雅意,我闻这茶香便如品了一般。”
长公主眼微眯,言语中似有未尽之意“确是茶香四溢。”随后沉吟“那宫女……”
皇后眸微冷“她本就是李夫人的人,在李夫人宫中出现再合适不过。”
长公主从来相信皇后的手段,只是兹事体大,出于谨慎,还是问道“可有纰漏?”
皇后面色沉静“我们只不过收买了一个已经被徐溯灭了口的舞姬而已。”
谁能想到一个微不足道的舞姬在这桩惊天大案里起着怎样重要的作用。
勾引杨溯的是她,推拒杨溯亦是她。
替杨溯出主意以巫蛊之术栽赃庐江王的是她,对庐江王说出杨溯图谋的还是她。
助杨溯拦下庐江王信件,说服杨溯一不做二不休,找族兄上奏庐江王行巫蛊之术,并亲自在庐江王府掩埋污秽之物的是她,将那些污秽之务挖出来销毁的仍然是她。
能在庐江王与杨溯之间周旋,挥洒自如,如鱼得水,端是好人才,只可惜这样的人才,往往都不长命。
长公主喝完最后一盅茶,就见清歌曼步而来,屈身道“太后找到那个宫女了。”
皇后缓缓起身,扶上清歌的手对长公主道“公主不妨回去静候佳音。”
长公主移步与皇后并肩“季节交替,容易着凉,娘娘保重身子。”
皇后微微颔首,送长公主出仪元殿。
作者有话要说:
本来昨天可以更新的,在单位码字,突然停电没保存,再码,又停电,这次保存了,但没拷下来,太悲催了 ~~~~(>_<)~~~~ 今天休息,又重新码了一遍。赵荣以汉景帝之子刘荣为原型,景帝中元二年,刘荣又因侵占宗庙地修建宫室犯罪,被传到中尉府受审。郅都责讯甚严,刘荣恐惧,请求给他刀笔,欲写信直接向景帝谢罪,郅都不许。窦太后堂侄魏其侯窦婴派人悄悄送给刘荣刀笔,刘荣向景帝写信谢罪后,在中尉府自杀,这一段我做了比较大的改动。
第22章 收局
太后素来喜静,安乐宫少有嫔妃能够踏足。从前也曾有妃嫔日日过来请安,在被皇帝借故整治了一番后,便再无此等自作聪明之人。萧皇后初登后位,也试过多往安乐宫走动,发现太后确实不喜,也就不大来了。
今日太后主动召集众妃过来,却也难得,皇后入门时恰好见到丽少使哭倒在地,发髻凌乱,脸上红一块白一块的,竟有几分可怖,哪还有当初半分风采。
皇后朝看了她一眼,就从她身边绕过,给太后行礼,礼还未行一半,太后已然叫起,赐座。
皇后屈身谢过,便扶着宫女的手坐了。抬眼望去,满屋的花团锦簇,却各个屏息静气,神色凝重。皇后不由觉好笑,若真有这个心,至少在着装上也该讲究些才是。再撇过下跪的宫女,一张瓜子脸上满是惊惧之色,倒也难为她了。
太后眼睛饶了一圈,而后对着丽少使冷冷道“哀家这容不得哭哭啼啼之人。”
丽少使吓了一跳,果然止了眼泪,靠边站了,就听旁边一嫔妃道“丽少使方才污了那上好的波斯地毯,幸而太后宽宏,不计较,否则丽少使可赔不起。”
丽少使眼睛一瞪,就要反唇相讥,忽见太后正盯着她,才不敢言语。
太后见人都来齐了,便对着陈美人身边的一个宫女道“春桃,将你方才说的话再说一遍。”
春桃是陈美人从娘家带进宫来的,自幼服侍陈美人,是陈美人身边第一得用之人,有几分婴儿肥,说话声音软孺,带几分江南口音,很是讨喜,但此刻她说的皆是字正腔圆的京话“那日美人身子不适,丽少使又不许传太医,奴婢急的不行,只得让人去请皇后娘娘与李夫人过来,这贱婢自请去李夫人的琉怡宫,谁知她一去就没个影了,时隔数月,竟冒娘娘之名在廷尉府行不法之事。幸而,今儿给奴婢逮着了,否则美人岂不是要蒙受不白之冤。 ”
陈美人盈盈一拜,似无意一般朝李夫人那扫了一眼,道“还请太后娘娘为嫔妾做主。”
李夫人也是个城府深的,愣是不动声色,恍若未见。
太后丝毫不关心陈美人与李夫人之间的互动,面无表情道“云曦,你解释一下这失踪的奴婢为何会出现在你的宫里。”
云曦正是李夫人闺名,太后亲自问了,她不好不答,便道“臣妾也正疑惑呢,这贱婢早不出现晚不出现,偏偏刚被查出来就出现在臣妾宫里,又这么巧让春桃抓个正着,竟像事先安排好的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