献文帝得知此事,神色不明,却也着人送上一份厚礼交于靖王。
此前陆盛于太医院所言仍旧被文华殿众人记着,但如今势态与往日不同,他若从边塞而归,何人再敢提及当日之事。
接下来数月,边塞并无战事发生,直至五月中旬,陆盛领军急攻北燕,苦战七日后方才夺下雁门。
雁门八年前为北燕所占,此时终是归入大周,消息一出,京都朝官中便是起了几分波澜。
陆盛身为太子自不必留守边塞,占领雁门不久便同赵从安一道整军朝京都出发。
………
百府外
古旭看着百里虞扬牵来一匹高头大马,那马身形颇俊,四肢修长,浑身上下皆为枣红色,只眉心一抹白色十分亮眼。
他说到做到,古旭等了许久,终是等来这匹枣红马。
她立即上前,接过百里虞扬递来的缰绳,轻轻抚摸着枣红马的脖颈。这马十分温顺可亲,鼻息间喷出缕缕热气,不时低头蹭着身旁的古旭。
古旭见此便是立即骑上马去,她的视线一下拔高,看着百府外的京都长街竟是有几分陌生之意。
此前她一直待在东宫,至百府后也未曾出门,京都于她而言却是十分陌生的。
她神情愣怔的看着前方,正愁着去往何处,百里虞扬却是以手轻撑着马鞍,微微用力上得马来。
他坐在她身后,伸手环住她,代替她捏住缰绳,打马朝前走去。
“我们去哪?”
“随意走走。”百里虞扬低头,两人离的近了,他鼻息喷在古旭脖颈,微痒,“或是你有何想去的地方。”
想去幽都呢!
古旭这般想,却道:“在街上不能骑快马,我们出城如何?”
百里虞扬亦有此意,于是打马朝城外走去,未近城门,便有一名士兵骑着快马在城中奔驰,手中举着大周军旗,高声道:“太子即将率军入城,众人速速退于两侧,不得挡道。”
那士兵迎面而来,竟是毫无相让之意。
索性他们此前并未在京都长街疾驰,见此,百里虞扬用力拉扯着缰绳险险避了开去。
那士兵势态之急,竟似大军随后便至。
按理说太子领军回京,本应在三十里外便着人朝京都汇报归时,但他只在离开边塞之时令人提前传回消息,而布守在城外的哨兵亦未传回大军归来的消息。
也不知是哨兵未察觉,还是如何?
但陆盛所带军队队形庞大,暗哨岂会不知!这若是敌军攻城,那又作何处理。
陆盛这将一回来,却是给献文帝来了这么个下马威!
古旭看着那士兵携军旗离去,所过之处,街上百姓皆退居两侧,街道空了出来,四周私语声却愈发重了。
太子战胜归来……
古旭垂眸,轻轻摸着枣红马的脖颈,百里虞扬远远见着城门已被士兵把守,短时间内不得令人随意进出,便轻呵一声,打马朝回走去。
“待日后我们再出城。”
古旭颔首,忽然轻声道:“他又赢了。”
百里虞扬闻言,垂眸朝她看去,低声问道:“想见见他吗?”
不怎么想见的,古旭是很担心陆盛生死,却并不怎么思恋他。
她缓缓摇头,百里虞扬却是打马朝前疾去,他未入百府,而是一路行至宫门。
离皇宫近了,古旭便有些紧张,她朝后缩去,百里虞扬环住她,等了片刻,遥遥听见军队迫近的声音,早先入京的一小队人马见着百里虞扬同古旭依旧骑在马上且立于长街中央,立即出声呵斥。
百里虞扬随即打马朝一侧走去,携古旭下马走至街边,未过多久,大军进城,四周百姓齐齐跪于街道两侧。
那匹枣红马亦被士兵牵扯着缰绳俯卧在地,古旭跪在马儿边上,面目被遮掩大半。
须臾
陆盛携军而至。边塞征战数月,已将他戾气稍稍磨平,他的面相带上几分冷硬之意,此时骑在马上缓缓逼近宫门,那势态竟有几分逼迫之意。
他携军归来未有着人通报,此时近得宫门却仍不下马,实乃大不敬,着实嚣张。
古旭跪在人群中,安静的看着他朝前走去,她只能瞧见他清瘦的侧脸,恍惚间,觉得有一丝陌生。
她很少见着他这般严肃的神情。
见陆盛朝宫门逼近,离他们有些远了,百里虞扬回身看向古旭,脸色复杂,他想了片刻,终是低声道:“你若此时出声,冲出人群寻他,便能顺势回东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