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就先离开一段日子吧,为了自己也好,为了照儿也好,哪怕是短短的数日,他也该去一个陌生的地方,同她共枕一段陌生的梦。
第六十四章
花香旖旎,一路上馨香鸟语不断,鞍马山果然同世人口中说的那样,四季美景如春,从山腰处竟能远远见得一大片江南城,尧江镇就这样依偎在江南城边的一处小小尾巴上,无声无息地,过了一个又一个百年。
林绍庭一直紧紧握住沈照的手心,直将她原本冰凉的双手捂热,她今天晨起有些受了凉,他便给她穿上年初时从城北买回来的羊绒冬衣,虽是夏日,可是山上的气温格外清爽,晨暮之时便更加温差不定,所以他还是格外小心。
“少爷,我们马上快到了。”小六子掀开轿帘,一束阳光便从外面倾泻了进来,暖意融融自耳际拂过,林绍庭不由得心情舒朗,遂将另一侧的帘子也掀了开来。
“好美啊。”沈照望着山林两侧的青山绿树,恍然觉得一阵舒心惬意,真的好美啊。
狭长的山路绵延悠远,清幽绿意将所有的气息紧紧包围,山间溪泉叮咚作响,鱼儿从水中雀跃而起,哗啦啦的水声便不知自何处清浅流下,仿佛无尽的欢喜与期盼都在这一刻肆意盛放。
山林中开满了许多她叫不出名字的花儿,红的黄的紫的,她很想摘一束回去,可是心知花开荼蘼,只此一季美丽光影而已,若是狠心摘下,怕是只消半日便枯萎不成气候了。
“喜欢吗?”林绍庭见她欢喜,嘴角便不自主地上扬,果然为了她,做再多都是值得的。
沈照连连点头:“喜欢。”
怎么会不喜欢呢?山的尽头是海,海的尽头是天,天的尽头是光,而她的尽头,便是与她做了无数美好梦境的他。
有他在的地方,便是她最喜欢的地方。
颠簸了不知几个时辰,一行数人便到了鞍马山下的一头,旌明湖在阳光下泛起盈盈波光,湖面上有白鸟飞过,在明镜上掠起一丝悠长破碎的涟漪,晃晃悠悠地好半天才恢复如初。
沈照被搀扶着下了马车,这是她第二次远行,只是这一次,是他从一开始就陪着她的。
“这里就是旌明湖吗?”突然来到这一处不似人间的天外之地,沈照欣喜不已,她开始在原地转圈,清风从耳畔哗哗吹过,入眼所见尽是一片翠绿。
绿的山,绿的叶,绿的湖水,绿的草地,生命仿佛突然回到了它最真实最原本的样子。
林绍庭笑着点头,伸手牵过她,旌明湖很大,遥遥看去一直蜿蜒至山谷的另一侧,可惜他们站在此处只能看见一小半而已。
“嘿——年轻人,要上船么?”两人正在湖边玩水,山谷转角的地方便有一位戴着斗笠身穿蓑衣的老头子从另一头划着扁舟游了过来,许是见到他们两人不免觉得惊喜,于是赶紧热情地招呼了一声。
“好啊——”林绍庭拉长了声音向那老头回应道,于是老渔夫便兴奋地朝他们的方向划了过来。
扁舟不大,刚好能够承受三个人的重量,老渔夫调转船头,手中木浆在湖水中来回划动,动作十分娴熟。
沈照坐在船尾看着他的背影,忽然就湿了眼眶。
她只是突然想起爹爹了,记得那个时候,她也是这样坐在船尾的小小角落里,看着天上的白云飘啊飘啊,远处的船儿游啊游啊,她小声地哼着水乡吴歌,任由爹爹划着那支破旧的浆,仿佛就这样带着她,可以不知归处地划到万里长江,直到云海天涯。
不知爹爹现在在天上,一切过得还好吗?
小船一路经过深谷,穿过山间的深林远巷,老渔夫带着他们来到了旌明湖另一侧的岸边,不料这里竟零零散散地居住了好些人家,此时已是炊烟袅袅,暮光安详地坠落在湖面上,徐徐沉入湖底,仿佛来到了另一个世外桃源之地。
“你们今晚就到我家用晚饭吧,我家老婆子做的红烧鱼,味道可好了。”老渔夫面容慈祥和善,方才在船上便同他攀谈了好一会儿,得知老渔夫是自小在这旌明湖边长大的,一晃悠大半辈子竟也就这样过去了,时光虽快,可老夫妻两人依旧恩爱如常,丈夫日日外出打渔,妻子在家里做一些简单的针线农活维持家境,倒还算过得安稳快乐。
到了老渔夫的家里,很快便有一个老太婆迎了出来,她满面笑意地将三人一同带进屋子里,远远便能闻见灶房里传来的香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