魔君猜测此事必与连景辰有关,探问道:“何事?贤王有话不妨直言。”
“臣求陛下恕臣死罪,臣才敢明言!”曹暄父子突然下跪到。
魔君心下一惊。自贵妃死后,曹暄与连景辰冰释前嫌,过从甚密。该不会是二人闹翻,曹暄要向自己告密吧?魔君只才对一半,曹暄的确是告密,却不是因为和景辰闹翻。当下,他将景辰可能才是帝星的事一五一十跟魔君交了个底。魔君闻言大惊失色。若景辰才是帝星,那他岂非窃国之人?他原以为景辰与曹暄勾连想要图谋不轨,如今看来,自己才是与曹暄联手的罪人。他仔细回想事情经过,竟觉得曹暄的分析有理有据,让人不得不信服。
人一遇到烦心事,便容易把持不住自己。在曹暄父子劝诱下,魔君把清潼的禁令完全抛到九霄云外,喝得酩酊大醉,最后被影卫们抬回了长乐殿。
第43章 清潼密会翻旧案
且说魔君赴宴,清潼百无聊赖,早早用了晚膳便准备就寝。突然宫女来报说是兰贵人求见。清潼纳闷,她只见过兰贵人几次面,并无深交。素闻兰贵人谨慎小心,为何会不顾宫规礼仪贸然前来?清潼命人把她传至偏殿,整了下衣冠前去见她。
兰贵人只身前来,连个随行宫女都未曾带,安安静静地立在殿中等候。清潼在门外略一迟疑,跨进门去。待她在堂上坐定,兰贵人行礼道:“魔后娘娘万福金安。妾深夜前来打扰,望娘娘恕罪!”
“兰贵人平身吧。你这时候来找本宫,想来是有什么要紧的事。说罢。”
兰贵人四下瞧了瞧,暗示清潼摒退伺候的宫人。清潼不悦皱眉,但还是让宫女们退了出去。
“娘娘,嫔妾偶然间获得一份供词,特来献给娘娘。”兰贵人说着双手呈上供词。
“噢?谁的供词?”清潼边问边打开来看。“文秀”二字赫然入目。供词上写明她如何将幻月毒混入淑妃饭食之中,如何挑唆付春华栽赃郑玄等事。清潼越看越气,文秀果然是受曹贵妃主使。供词上写得明明白白,魔君竟对她矢口否认。看来她当初看到的供词应是魔君特意命人伪造的。
兰贵人见她面色不虞,也不多话,静静地立在一边等着清潼发问。清潼颇有深意地看了她一眼,问道:“兰贵人与本宫素无交情,为何会将此物呈给本宫?”
“娘娘明鉴,嫔妾本是邺城人士,受连亲王大恩入宫受封为贵人。淑妃中毒一案,疑窦众多,连亲王命嫔妾暗中查访。嫔妾不敢辱命,多方查证,近日终于得到一些线索。无奈淑妃娘娘不在宫中,嫔妾无法联络到王爷。嫔妾怕夜长梦多,想着娘娘与他二位乃是至交好友,特来向娘娘求助。不周之处,望娘娘海涵。”
兰贵人说的滴水不漏,清潼心中的疑虑打消了不少。淑妃一案,不仅让汐辰身中剧毒至今仍受其害,还让付春华命丧,清潼心里一直想要查明真相,为她翻案。如今天公作美,竟将证据送上门来。清潼心头暗喜,对着兰贵人和颜悦色道:“兰贵人除了此物,可还有别的什么证据?”
兰贵人答道:“嫔妾还有些证据,不便一同拿来,还放在曼音阁里。”
“有什么不便拿来的?”
“嫔妾想着曹贵妃虽已亡故却仍有不少曹氏的人马留在宫中。人多眼杂,怕露了行迹,被人逮着一锅端了。故而将一些有力的证据分头藏在曼音阁隐蔽之处。娘娘若是想看,可随嫔妾到曼音阁一叙。”
去曼音阁?可魔君回来见不着她怎么办?正犹疑间,福旺从宫外匆匆赶来,禀报道魔君有事在外留宿。清潼喜出望外,急急跟着兰贵人去了曼音阁。魔十一想跟去保护,被清潼拦了回去。一则兰贵人是景辰的人,料想不会对她不利;二则付春华一案没有证据翻案之前不宜声张,得悄悄行事。
兰贵人行事果然谨慎,一路带着清潼专挑僻静之处而行,没遇上什么人。她似乎料定清潼必然会来,曼音阁里里外外一个人都没有,全都早早被她打发了。她引着清潼进了门,由内而外栓上宫门,然后将清潼带进自己的寝殿。
清潼见这架势略有些心慌,后悔自己不该撇下十一独自前来。好在兰贵人并无二心,恭恭敬敬地将清潼扶上座位,自去各处取来搜罗的证据。二人将付春华与文秀的供词一处处比对,基本推理出淑妃一案的全貌,与清潼之前的猜测大同小异。只有一点蹊跷,文秀死前熬了多次刑都不承认是她在芙蓉酒里下毒。按理说她连谋害淑妃之事都认了,早已是死罪,不该为了这条罪行吃那么多苦才是。难不成其中另有原委?清潼仔细回想当日情形,却又想不出破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