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绳来。”
常定古实在迂腐,怪不得当了一辈子县令,稍微换个人也不会相信这金老大的屁话,除非换得那个人是无名,但要是无名的话,估计这位金老大几条命都不够丢。
常定古接过绳子,高高挂起,双脚踏在凳子上,又看了眼监狱周围,心中不免惆怅,不免惋惜,金老大却扔在催促:“快点,快点,上个吊还这么磨磨唧唧,真是麻烦。”
“苍天啊,老夫一生问心无愧,竟得如此结局,果然是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吼罢这遗言,常定古已然决然踢开了凳子,将自己吊了起来。
金老大拍了拍手,眼瞧着常定古没了气息,冲老四道:“走吧,就让他在这儿挂着吧。”
等他们两个离开,无名窝在稻草堆里看着常定古,摇了摇头道:“大叔,别人让你死就死,怎么能这样呢,写意说,人的生命是很宝贵的。”
第52章 升堂问案
天亮之后,才有狱卒‘发现’上吊的常定古,便把他放下来,抬进了府衙义庄,好巧不巧,未过午时,顾怀民就到了,他的钦差队伍,前后各有五十人,个个赤袍金甲,精神抖擞,看上去英姿飒爽。
剑阁府官员与各县知县一起迎接,迎到府衙内,且不说顾怀民的钦差身份,光是担当尚书令一职,就足以令这些人巴结了。
“温大人,一路走来,剑阁府治理的倒是可以,至少百姓有田可种,有衣可穿,”顾怀民微笑着说着官话,环视了一周,忽然道,“诶,普荣县常大人呢?”
“啊,常定古他……”温良骥本打算瞒一会儿是一会儿,可顾怀民可真是个老狐狸,便要“如实”回答,但话未说完,衙门口便传来“咚咚”的鼓声。
“有趣,刚到剑阁府就有人告状,”顾怀民便不待温良骥说完,便往大堂走去,“走,升堂。”
来告状的是一个女子,丫环打扮,顾怀民问道:“姑娘,你姓甚名谁,家住何处,状告何人?”
丫环叩首,抵上状纸道:“民女秀儿,家住普荣县,乃是普荣知县常定古家的婢女,状告剑阁府知府温良骥贪污受贿,诬陷朝廷命官,还企图杀人灭口!”
顾怀民瞧了眼一旁的温良骥,看着秀儿道:“你可知以民告官,按律可是要先杖二十的。”
丫环坚决道:“民女不怕。”
“那就先打着吧。”顾怀民扔下一根红签,自己则看起了诉状。
等看完了诉状,顾怀民皱了皱眉道:“这诉状文笔,书法,都不似你这小小丫环能写出来的,是谁写的?”
秀儿忍着疼痛,香汗淋漓道:“启禀大老爷,这是一位少年公子替我写的。”
“少年公子,字形飞舞间确实是个少年,”顾怀民点点头,把那状纸递给温良骥道,“温大人,若非本官有意秉公执法,否则单凭这状纸的文采,几乎都要站在那姑娘那边了。”
虽然这状纸写得确实极好,可温良骥怎会受其鼓动,开口作谦卑状道:“顾大人清如水,明如镜,自会秉公执法,温某愚鲁,读不懂这状纸文采。”
“那便细细品吧,”说罢,顾怀民又看向秀儿,“那姑娘,只有状纸可是不够,你若无真凭实据,可是要反坐的。”
“民女有人证,我家老爷现在还关在剑阁府大牢中,大人调来一问便知!”
顾怀民一听,摇着头道:“常定古好歹是一方父母官,怎么能不上报便即关押,提上来。”
“这个,启禀大人,常定古已签字画押,在狱中畏罪自杀了……”
“畏罪自杀,什么时候?”
“仵作验尸,应该是昨夜寅时。”
这两人还在商讨,跪着的秀儿却是身子一软,连目光都有些空洞,口里喃喃道:“老爷,怎么会……”
千秋客栈。
“干什么,大中午的,”龙环披着长衣,不满地看着窗外,府衙门口挤满了围观群众,“写意,怎么顾大人刚来就有告状的?”
唐写意没有回答,倒是欧阳慎走过来道:“什么人告状?”
“嗯……”龙环眯着眼仔细看了看,“好像,青衣……应该是个……丫环?”
一听是个丫环,常水窈趋步到了窗前,欧阳慎关心道:“水窈,多躺会儿吧,这两天你受惊了。”
“没事,现在可是爹爹最紧要的关头,”她的眼力自然没有龙环那么好,影影绰绰瞧不真正,但怎么看都觉得熟悉,“秀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