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媒崔姑姑_作者:小春贤(209)

2019-03-13 小春贤

  往常家里总说她叛逆不服管教,依她说她大姐才是胆大呢,没名没份就敢跟着宁国老侯爷。

  趁着夏小清还没回来,姐妹俩说起弟媳陈氏,崔世柔听说陈氏想让□□读书走仕途,叹气说道:“她是举人家的女儿,会有这心思也不稀奇,只是她也不想一想,安哥儿是不是这块读书的料儿呢?先前读了十几年的书,也就混了个秀才的功名,他如今领着家里的差事,老实当差养家就很好了。”

  崔世君摇头说道:“我看她似是下了极大的决心呢。”

  自打见识了亲爹薄情寡义的一面,崔世柔就对娘家淡淡的,若非年节,等闲她也不爱上门走动,她道:“那就随她,你是要出门子的人了,何必操这分儿闲心。”

  崔世君失笑一声,说道:“你说得很是,安哥儿已经当家,就该交给他自己做主才是。”

  当年从崔家出来时,她就决定不再插手崔家的事,谁知陈氏一来问了,她就忍不住又多事,更何况崔世安已经娶亲,管得多了,未免惹人厌烦,兄弟姊妹因此生了嫌隙,反倒得不偿失。

  姊妹二人说了半日的家常闲话,听到窗外传来夏小清说话的声音,接着,就见夏小清抱着姐儿进到里屋,他看到崔世君,先问了一声好,说道:“大姐可算是来了,西街的王牙婆问了几回,说是再不定下来,就要卖给别人。”

  “呸,听她胡说,置业这样的大事,她只当是在街市上买菜呢。”崔世柔哼道。

  夏小清笑呵呵的回道:“谁说不是呢,可大姐这不是着急买宅子么,眼瞅着和老侯爷的好日子就近在眼前,宅子还没定下来,便是安哥儿也来找我问过两回了。”

  崔世君问道:“这看中的几处宅子都在哪儿?”

  夏小清答道:“一处在宝庆街,宅子不大,只一进的院子,后面四五间房,好处是带着门脸,日后若是租赁出去极容易,卖主要价二百八十两银子,另有一处在琵琶巷,三进的宅院,带着水井,卖主原本在朝为官,只因外放,故此卖掉宅子,带着合家离京。”

  说罢,他想了一想,说道:“琵琶巷的卖主要价三百两银子,王牙婆的意思,人家是一点价也不肯让的。”

  崔世君心里合计半日,宝庆街在闹市,房屋虽窄小,却也容易出租,琵琶巷僻静,三进的宅子仅卖三百两,并不算太贵,只是那地方大,一般的人家恐怕租不起。

  崔世柔说道:“你说了这么早,倒不如先领着大姐实地去看看才好。”

  夏小清点着头,说道:“我回来路过王牙婆家,已经跟她打过招呼,大姐要相看,随时都能去呢。”

  左右这会儿时辰尚早,崔世君便随着夏小清出了家门,顺路叫上王牙婆,他们一行人先去了宝庆街,王牙婆拿着钥匙开了门,一走进屋里,扑面而来一股异味,王牙婆说道:“原先是一家皮货商在这里做买卖,后面是仓库,那皮货商生意做大了,搬去前街了,屋子虽有些不大干净,不过花几个钱重新收拾,仍然跟新的一样。”

  几人进了屋里,四处看了一遍,崔世君心里并不算太满意,几个又往琵琶巷去了,琵琶巷离宝庆街有些远,从夏家出来时,崔世君没要马车,夏小清便租了一辆车,不一会儿,就到了琵琶巷,王牙婆指着巷口第一家的红漆大门,说道:“这就是了。”

  卖主一家已经搬走了,只留下一个看宅的老仆人,一进门,处处透着清雅不俗,倒不愧是官宦人家的住处,王牙婆对崔世君说道:“崔大姑娘看看,一色的好家俱,只因人家不便带走,低价卖了又可惜,皆是白送的呢。”

  这处宅子实在好,就是要价太高,况且这么大的宅子,也不好出租,宝庆街的地处闹市,只是老侯爷来接亲,被人围着看热闹,只怕他不自在。

  崔世君对王牙婆说道:“不瞒王大娘,这宅子我很喜欢,不过琵琶巷的宅子,三百两银子的要价是不是太高了,劳烦王大娘再跟我从中说说价。”

  王牙婆为难的说道:“崔大姑娘,不是我不帮你说话,人家花了心思来置办这宅子,自然敢喊三百两银子,再者卖主当时找上我,就说了概不还价。”

  崔世君笑眯眯的说道:“既然是买卖,哪有不让人还价的道理,王大娘就帮我说说罢,成不成我都谢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