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是一场自我救赎_作者:雪花入梦(7)

2019-03-09 雪花入梦 校园

  陈慧吃完了饭,马上拿起小孙女的饭碗,两个孩子一起喂,一个一口,就这样她们还东张西望,东摸西摸。陈慧吼一声,她们才乖乖吃一口。林晓薇在旁边看着都替她心累,窝了一肚子火,打算赶紧吃完走人,眼不见心不烦。

  按理说,大侄女六岁多,小侄女四岁,早就应该学会自己吃饭了,现在居然还要大人喂。其实,她们不是自己不会吃,就是懒,依赖人喂惯了,这些坏毛病都是被惯出来的。林阳和小赵常年在外打工,孩子从小扔给爷爷奶奶带,被宠坏是必然的,这就是隔代教育造成的后果。

  林阳的这段神奇的婚姻,要是从头说起,就是“小孩没娘——说来话长”了。

  林阳从小就是林家兄妹三人当中最调皮的一个,也是被父母打得最多的一个。

  林晓薇记得有一次,林阳嘴馋,偷吃了邻居家一个熟鸡蛋。邻居大妈气急败坏地跑到家里来告状,还化身为“预言帝”,鼻子不是鼻子眼不是眼地放出预言:“这孩子这么浑,再不好好教育长大了肯定会变坏,老话说得好‘从小偷针,长大偷金’。”

  林建章是个好面子的人,从来没被人这样戳着脊梁骨骂过,一时气得七窍生烟。当着邻居大妈的面,怒不可遏地操起扫把棍,不管不顾地就往林阳身上抡了过去。林阳痛得“嗷嗷”叫,眼泪很快就流了出来,邻居大妈这才满意的走了。

  事后,被打得个半死的林阳悄悄地跟林晓薇说:“姐,爸爸再打我一次,我就自杀。”

  林阳当年只有六岁,居然会说出“自杀”这么深奥的词,林晓薇震惊过度,当场吓傻。在她的印象当中,“自杀”就是古装剧里的刺客打不过之后拔剑自刎或者咬舌自尽,感觉那种死法肯定很痛苦。林晓薇当然不敢把林阳跟她说的话告诉父母,怕激怒他们,林阳真的再被打一次,更怕林阳自杀。

  很多年以后,林晓薇想起这件事,心肝还会发颤。她想,林阳当年应该很绝望吧,好在他忘性大,没死成。

  “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这就好比一枚弹簧,压得越低,反弹得越高。

  孩子大了,林建章和陈慧终于意识到不能再像过去那样动不动就打,只好在嘴皮子上下功夫。与此同时,林阳似乎也意识到这个对他有利的因素,父母除了说几句,好像已经不敢拿他怎么样,正是他发泄心中不满的好时机。父母说东,他偏要往西,父母说西,他偏要往东。

  林阳的叛逆期在初二的时候达到顶峰。当时林阳寄宿在学校,打架斗殴,偷东西,抽烟,翻墙,早恋,敲诈勒索……无恶不作。林建章成了教导处的常客,这位曾经□□暴戾的父亲,除了把林阳痛骂一顿,一点办法也没有。林阳从林建章无奈的眼神中,得到了一种前所未有的报复的快感。

  有一次事情闹得太大,校长要求林阳当着全校师生的面念悔过书,林阳负气而去,宁愿捡铺盖回家也不,就这样他初中没念完便辍学了。

  那一年林阳刚满十五岁,辍学之后整天闲在家里无所事事,没钱就问父母要,父母不给又是大吵一架。有时吵得太凶,林阳就扬言要跟林建章脱离父子关系。那段时期,林建章和陈慧为林阳操碎了心,常常夜不能寐,一下子老了许多。

  林建章觉得这样下去不是办法,后来,硬着头皮把林阳塞进了一间技术学校,想让他好好学门技术,出来好找事做。可林阳那个小王八蛋,去念了半个学期又“重操旧业”,恶习重演,最后实在念不下去了,骗父母要了路费偷偷下广东打工,林建章知道以后一口老血差点没喷出来。

  刚满16岁的林阳进了流水车间,一天工作12个小时,一个月下来也能挣个一两千块钱。但是,林阳却坚持不下来。他虽然是在农村长大,可是因为家里田地少,他又是家中的独子,并没有真正吃过苦头,总是干不了几个月就辞工,等把工资吃得差不多了,又重新进另一个厂,如此反复。

  到了年底,林阳居然窘得拿不出路费回家,还要打电话到家里向林建章求助。林建章气得直跳脚,嘴上骂骂咧咧地说“没有路费就不要回来了”,骂归骂,最后还是得乖乖地把钱汇了过去。

  春节一过,林阳又要出去打工,林建章又得掏腰包给他出车费,要是不让他出去,在家花钱只有更厉害。林建章唉声叹气:“家门不幸,家门不幸啊!生孩子有什么用,都是来讨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