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许这个善解人意的筠娘就是刚才那个侍女吧!
蓁娘组织了一下话,好一会儿才道:“燕子,我进宫之前不识字,我对人生在世的道理都是听长辈们说的。”
“我高祖父从蜀州来到长安,一路是吃泥巴啃树皮活下来的,最惨的时候,路上有人吃人这种惨事…”
“那种事情根本不可想象,他最爱说的一句话就是,‘有碗饭吃,哪有过不去的坎呢’,我们家不能与你家相比,可也是不忧衣食。”
“我小时候想起高祖父的故事,就抓了把泥嚼了嚼,只觉得若是真吃这个宁愿饿死!”
“我阿翁哈哈大笑,他说,‘可奇怪呢!好吃好喝的人整天嚷着死啊活的,反倒是我们这些随时能饿死的人怎么也不肯死’…”
蓁娘拉住她的手诚恳道:“我并非嘲笑你,燕子,你出身好会认字,只因以往不知人间疾苦,所以被这些事情蒙住了双眼。”
“只要你愿意到处看一看,你才会知道把苦水咽进肚子里的人比比皆是,比如皇后、比如卢昭仪、比如何美人,或者还有陛下…我就不信他们心里没有一点苦楚!”
燕子呆呆的愣住,蓁娘暗想自己的话是不是太重了,又觉得如果不这么说怎么劝得了燕子,一时屋里一片寂静。
燕子看着蓁娘的眼睛好一会儿,喃喃道:“是我念书念呆了,整日里伤春悲秋无病□□,越发钻了牛角尖出不来了…”
蓁娘搂住她的肩,“燕子,道理谁都知道,可做起来很难,比起你来,我好自卑,我也怕有一天我被遗忘在深宫里…”
“到时除了父母,谁还知道我,父母去了,谁知道有一个叫韩蓁的人来过这世上…”
这天跟燕子的谈话不知是怎么结束的,蓁娘迎着头顶的太阳,耳边人声鼎沸,仿佛处在另一个世界,再无玩耍的心情。
到了晚间,吕氏和米氏也跑来找蓁娘三人说话,惠氏发现蓁娘异常的沉默,问起她只说暑气大热着了,李嬷嬷忙端了绿豆汤来,又恐怕她吃坏了肚子,不肯放冰。
“诶诶!知不知道今晚为什么娘子没在?”齐氏啃着枣子神神秘秘道。
行宫里空间小,大家低头不见抬头见,又没有什么正经事,太子妃也时常跟她们坐在一起消暑。
不过今晚确实没见到太子妃,惠氏道:“许是她有事呢!又不是咱们,在这儿闲磕牙…”
吕氏面露得意道:“我知道,今晚阿郎带着娘子去温泉宫了!”
骊山宫在前朝时就修建了行宫,就是因为这儿的温泉极多,有的汤池上面盖了房子,有的就是露天的。
不过一般人也轻易不能去泡温泉,得陛下发话才行,其中有一露天泉池名为寒沁,就是陛下赏给太子专用的。
说到这里惠氏不禁感叹:“阿郎和娘子的感情可真好,听老嬷嬷说,从前的太宗和恭显皇后少年结发,到老都夫妻恩爱,可见阿郎这一点随了太宗皇帝了!”
齐氏显然是见的多了:“从我做了阿郎的妾侍,那时候阿郎还是郡王呢!他就是这样的性情,对妻子情深意重,对我们呢也挺不错…”
“不过今日你没看见没,那昆山公主自持皇后宠爱给了娘子好大的威风…”吕氏有些愤愤道。
说道这里,连齐氏也淡了笑容:“咱们阿郎在陛下跟前吃齐王的排头,娘子在皇后跟前低声下气,唉…若是康皇后在,哪里有这种事呢…”
毕竟事涉天子,一时气氛有些凝重,大家义愤填膺了一番,只道小人作祟,天打雷劈。
作者有话要说:
一步错,步步错,之前写了去骊山宫,这会儿大热天一群人泡温泉,我好傻~
第37章 考虑
蓁娘持续沉默,天子与康皇后夫妻感情淡薄人尽皆知,不然太子的日子也不会这么不好过。
她不禁想到:康皇后再不受宠,也是皇后,作为中宫元后,她是以怎样的心情面对丈夫对另一个女人情深意重的…如今她唯一的儿子也受了冷落排挤,她若是在天有灵该是多么难受…每一个主母都不可能喜欢夫君的妾侍,其实说起来,胡皇后也好,太子妃也罢,对于她们做妾侍的,都不可能真正的喜欢吧,只不过是礼法是如此…这样一想,蓁娘倒觉得对太子有着喜欢的感情有些羞愧,好像是抢了别人心爱的东西,虽然没人会指责她,但站在太子妃的位置看,即使不会指责蓁娘,但她还是觉得底气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