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张采萱不同,他自从和她定亲,就想时时刻刻陪着她,如今还有了他们的孩子,而且他不是单方面照顾她,她也会担心他,会帮着他干活。只要想到这些,秦肃凛心里就一阵阵暖意,胀得满满的,这样才是真正的亲人!
屋子里安静,气氛温馨宁和,张采萱缝得认真,她打算缝两个小被子,换着用。
秦肃凛轻声道, “采萱,歇会儿,当心伤了眼睛。”
张采萱放下手中的针线 ,抬起头看看天色,正想说话。一把尖利的带着点熟悉的女声响起,就在村里那边。
听到这个声音,张采萱和秦肃凛对视一眼。
秦肃凛起身,帮她揉揉眼睛,道:“我们看看去。”
说完,拉着她起身,“去外头歇会儿眼睛。”
这声音熟悉,就是上一次刘氏在杨璇儿院子里尖声怒骂,连语气都差不多。
这是……刘氏?
刘氏只会找杨璇儿的不自在,不知道杨璇儿又怎么得罪她了。
刘氏这一次似乎是从村里就开始吵闹,一路走,一路大声说着什么,所以身后跟了一大串人,好像是在劝,远远地看得到有人伸手拉她,被刘氏避开。
她这是还没到村西,张采萱就听到声音了。不确定她到底是不是去找杨璇儿。
张采萱就站在院子外,看着她一路直接往杨璇儿家中去了。
听到她言语间提到粮食什么的,张采萱看向边上的秦肃凛,“她该不会去找杨姑娘借粮食?”
去年她把杨璇儿家中的土砖全部搬走,确实是种出了青菜的,也换了粮食,不可能现在就没了粮食啊。
秦肃凛拉着她往前走,“去看看就知道了。”
他们走得慢,到杨璇儿院子的时候,刘氏已经开始撒泼,“反正我不管,家具不要了,今天你给一百斤粮食给我,我们之间的事情就了了。要不然这婚事没法办,我娶不成儿媳妇,你也别想好好过日子。”
抱琴凑过来,低声道:“好厉害啊!”
又道:“我们可千万别惹她,就这种闹法,谁受得了?”
张采萱深以为然,刘氏这样粘上就甩不开的,能不招惹还是别招惹了。
抱琴和她站在一起,听着周围人的议论,原来进义的婚事定下了,就是当初在杨璇儿后院帮他说话的那个姑娘。村里全礼媳妇的娘家侄女,胡玉妍。
这姑娘从小爹娘就生病没了,跟着大伯过日子,可惜她大伯母是个会算计的,差点背着一家人将她卖掉,全礼媳妇平时最疼这个侄女,知道后把大哥大嫂骂了一顿,然后就将七八岁大的胡玉妍接了来,这一养就是七年。她自己没有女儿,这个侄女她平时疼爱得紧,也养得她有些天真。上一回张采萱就看出来那胡玉妍对进义有心思,没想到他都瘸了还愿意嫁,婚期就在几天后。
杨璇儿早已在刘氏带着人进门后就出来了,闻言气得脸色铁青,看向一旁的虎妞娘,道:“大婶,村长大叔和大婶都不在,你帮我评评理,她这样无赖,讲不讲道理?有事情可以好好说,大家都可以商量,动不动就打上门来吵架,你们也没人说个公道话,青山村还有没有说理的地方?”
现场闹哄哄的,刘氏的声音大,劝说她的人声音也得大些她才能听到,好几人嗓子都哑了。
虎妞娘本来就在刘氏边上劝。杨璇儿这话出来,她不爱听了。
什么叫青山村没有说理的地方?
合着在杨璇儿眼中,青山村的人都不讲道理全部都是无赖了?
别人她不敢说,她自认自己就从来不占人便宜,平时也热心助人,村里哪家的喜事不是她和村长媳妇掌厨,真的是帮忙不带一点私心,今天也一样。
她们这么多人跟着刘氏,虽然里面有人看戏,但是也有人真心觉得刘氏过分,正努力在劝。比如她,说得喉咙都痛了,但是人家刘氏不放弃,她能怎么办?
再说,任何人看来,杨璇儿那次的事情都是理亏的,村里明白的人多着,那进义心悦的姑娘到底是谁,又到底是为了银子还是为了人而摔跤的,大家心里都门清。
上一次不闹,主要是拿人手软,杨璇儿刚好在那时候说了暖房的法子,村里的暖房可大部分都是听了她的办法.。还有个原因,就是刘氏自己都不闹了。杨璇儿自己搞定了刘氏,她自己没有把事情收好尾巴,如今还怪村里其他人不讲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