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华的小时空直播间_作者:弄雪天子(1160)

  县令任程伟心中也是大惊,恨这帮乱臣贼子无视君父,可他终究还是怕死,始终不敢上折子揭露南安的状况。

  事实上,任程伟没少和上官提起这些乱七八糟的事,说自己对方若华的不满。

  但他上官颟顸糊涂,满脑子只想着钱,因为方若华每次税款都给得足,南安的税银年年长,但凡不太贪婪的官,都得了好处,在吏部的考评,可谓年年是优。

  当然,那些贪婪的没边的,下场如何,完全不必多说。

  任程伟焦虑到大把大把地掉头发,几乎要变成个秃瓢。

  县衙里从县丞到小吏,却是个个弄不明白,他们知县大老爷愁个什么劲儿!

  当年左县令在时,他们县衙和海王殿下相处的就很融洽,海王殿下也不是不知道好歹的人,对左县令很是尊重,对他们这些小吏,也是客气的很。

  虽说知县老爷和海王管得都严,手头上少了不少弄钱的门路,但是他们拿到手的银子却绝对不算少,还安稳,谁不想安安稳稳地拿银子过活?

  前任县令的例子在那儿摆着,眼下这个知县大老爷不照着做,折腾什么?

  整个县衙就连杂役都有点烦自家顶头上司。

  在南安和人家海王较劲,你凭的什么?难道就靠衙门里三瓜俩枣的,胳膊肘不知道向哪边拐的衙役?

  要放在以前,他们说不定还得在心里掂量掂量,毕竟任县令也是朝廷命官,他们的俸禄也是人家发的,但如今人家海王都把北蛮那些畜生打得屁滚尿流,任程伟在人家面前能算个什么东西!

  不要说船岛,整个南安城,最近一段时日,人人都把海王殿下方若华夸到天边上去。

  这股风吹到京城,京城里朝堂上那些官老爷们却是心中不是滋味。

  京城里一干士大夫,还有高坐龙庭的皇帝陛下,面上对待北疆这场战事再是低调,心中却都是特别重视。

  北蛮有没有本事南下且不说,他们的战斗力,大部分人没见过,心里也有点数。

  战争一结束,各路探子就飞报京城,朝中权贵大部分都了解了详细战况。

  方若华手中掌握的火器力量,着实让人心中震撼,哪怕真实的力量,只有传说中的一半,也相当了不起。

  朝廷不是没有火器营,却并不太得人重视,一来费钱,二来不好掌控,动不动就损坏,还会误伤己方,除了京畿要地装备了些重型火器外,如今的各个军队的火器营,大约都和摆设差不太多。

  他们也猜不出方若华手里的火器要先进多少,但别管先进多少,哪怕还落后些,只看她装备得起,还能运用自如,就足以让人相当重视。

  重视归重视,皇帝对方若华到不像对白绍那般戒备,应该说,多少还带出些许不屑,大约朝廷里的官员们,还有皇室中人,都有很深的,根深蒂固的认识——男人有可能抢夺自己的权力,地位,会成为大敌,而厉害的女人却不同。

  女人厉害些,固然会惹得男人不高兴,暗地里叫声母老虎,可男人们却不会特别防备她们。

  皇帝研究了探子递来的战报,细细揣度,也不禁赞叹,心中到有十分好奇:“那人叫什么,方若华?果真是了不得的女人。”

  略微沉吟片刻,皇帝笑道,“此等奇女子,留在民间未免浪费。我记得齐王还缺一个侧妃?”

  旁边内宦笑道:“齐王府只有一位侧妃,的确有一个位置空缺。”

  他顿了顿,又笑道:“端王殿下,还有另外几位皇子,后院皆不算充实,还有几个皇子,陛下尚未遴选正妃。”

  皇帝挑眉看了跟了自己多年的老宦官,也不生气他意有所指,玩味道:“方若华也够资格嫁与我儿了。”

  这话一出口,再加上万岁爷也没有隐瞒的意思,宫里上下就都传开来。

  皇帝圣旨还没下,可是陛下乃九五之尊,口含天宪,他别管说什么话,必然要成真,没人敢不重视。

  齐王府自也是第一时间得了消息。

  孔长寻沉吟道:“这到是一桩好亲事,殿下与方若华联姻,四海自是归顺,说不得殿下最急切之事,也能顺利解决。”

  齐王背后母族势力不够强,在文臣中到是颇有威望,但在武将中,却没几个得力的人手。

  端王虽说也不算多擅长用兵,可人家运气好,有个当武将的老丈人,他本身也曾立下过战功,手中多少有些军队的人脉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