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光是抱着试卷和参考资料回家,就很锻炼人。
想象中开学能放松一点,最后发现,这才是最大的错觉。
也许高亮,田田他们,因为经过这么长时间的学习,虽然还是有点困难,但差不多能跟得上进度,至少老师讲课,也能听得懂一些了,方若华就放他们去上课,在他们看来,上学是比假期要放松些许。
但是谢明却感到头上一座大山压下,还越来越近。
省里的初赛过了,复赛也过了。
但是,心中一点也没有畅快,反而越来越紧张。
数学联赛的日子,即将到来。
对于奥赛,隔壁七中或许很重视,他们学校重点班百分之九十以上的学生要参加竞赛。
甚至有学生想参加两门。
当然,这一点就是七中的老师们也很不提倡。
竞赛很耗费时间和精力,对于不属于特别天才,只是普通天才的学生来说,只考一门,想要取得好成绩就很不容易,两门一起的话,经常是得不偿失,两门都考不好。
像十九中这样的学校,老师们完全没教过竞赛生,半点经验也没有,甚至对竞赛的时间很不敏感,连孙奇也是等方若华告诉他,他们要去参加初赛,他才想起来有这么回事。
等到方若华和谢明,顺利过了复赛,上面正式发下通知,通知他们参加一试和加试。
孙奇才有点手忙脚乱,也幸亏提交材料报名什么的,没用得上他,副校长给包办了。
“呼,还真要走竞赛这条路,那就努力,再努力!”
孙奇想,他以前也未免太不重视竞赛这一块,这老师当得真不尽责。
事实上他就是想重视,他也不懂。
孙奇毕业没两年,当年他那时候,就没参加过竞赛,如今也不知道作为竞赛生的老师,他都该做些什么。
方若华也不懂,连报名也是贺奶奶和谢明的姑父通过学校给报的。
幸亏顾秀珍给了方若华他们挺多帮助,她好像人脉很广,身边有不少人在竞赛方面颇有经验,反正她让方若华加微信的那些人都挺厉害。
孙奇感叹了声,转头就忘了竞赛这事,说白了,他是真不相信就十九中这环境,凭学生们自己搞,搞竞赛还能搞出花样。
如今能过省里的复赛,说明孩子们的数学成绩不坏,让他们数学老师重视重视,别耽误了学生。
然后——方若华就进了省队。
一试,加试,满分总300,进入省队。
孙奇:“……”
第800章 念头
“孙奇,你厉害啊,教出个进省队的学生,你这奖金大发了吧?请客,必须请。”
孙奇的一些老同学纷纷致电问候。孙奇也是晕乎乎的,一颗心扑通扑通跳个不停。
方若华进入省队,也就是说,她该准备国决了,自己需要做什么?
这种消息,肯定是流传的不慢。
事实上方若华的成绩一出来,省里大部分人都是满头雾水。
S市十九中是什么鬼?
不是一中的?不是七中的?三中的也不是?
他们大部分人,根本就不知道有这么一所学校。
可这学校里忽然冒出一个,不光是过了省队的分数线,而且还是满分。
“高一的学生,不过我看了看资料,年纪好像不小,复读生?”
“指导老师是谁?郭伟?没听说过啊。”
各种猜测数不胜数,不过,目前还没有人考虑她的年纪会不会太大,如果超过20周岁,就不能参加IMO什么的,毕竟,能进入省队就很了不得,哪里还能想那么多?
大部分人的竞赛之路,能上省一就已经相当不得了。
省一,大部分的名校就都能保送。
方若华这成绩一出,不光是十九中炸了锅,整个S市都暗潮汹涌。
要是换成一中,换成七中的学生,那都不新鲜,这两所学校全是竞赛强校,考过省队分数线的学生多得是。
目前能入省队的学生们,都是熟面孔,有很多从初中就开始参加各种竞赛,彼此都认识,对队友们的成绩如何,大家心里也有数。
这忽然冒出一个从十九中这所有名的学渣聚集地出来的,还特别神奇,以满分入的省队,那种感觉有多么别扭,让人感觉有多么古怪,也只有他们这些学霸心里明白。
作为方若华数学老师的郭伟,自然也是她的指导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