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春题字,惜春作画,每日凑在一起热热闹闹地玩,一时就不免冷落了贾宝玉。
贾宝玉是惯常在后宅厮混,最喜欢和女孩儿们玩,如今姐妹们不来找他,他过去也找不到人,尤其找不到林妹妹,心下自然很不高兴,在贾母面前,撒娇卖痴地痴缠不休。
闹得三春她们没法子,只好应下也带他一起。
黛玉失笑,心想要是二舅舅知道,怕是表哥又逃不过一顿打。
只目前来说,贾母宠着,由着宝玉胡闹,家里人都帮着隐瞒,二老爷贾政一时还不知,他这个蠢儿子不光不好好念书,还当真和女孩子们厮混到一处,正经做起胭脂来。
说到宝玉做胭脂,速度虽然很慢,过于精益求精,但做出来的质量的确很高。
就是正经的匠人,根据宫廷秘方所制的上等成品,也没有他做出来的细腻好用。
黛玉想了想,干脆就把宝玉做得这些着重包装,用上好的木料,找最好的匠人精雕成盒子来盛,准备放在店铺里限量销售。
就这般,虽然忙乱了些,连起名字都是几姐妹各自随意写,抓阄所得,只叫——‘玉园春’,但总归姐妹们分工合作,竟赶在年前把店铺开了起来。
开业仅十余日,生意便十分好,尤其是宝玉特制品,听说不知怎么送入公主手中,公主用过都夸赞了两句,一时京城贵胄,争相抢购。
只宝玉做胭脂向来随性,只由自己的喜好,每一款都独一无二,想买重的都没有,数量也少,一时间有价无市,到让姐妹们小小的胭脂铺成了名。
不过新开张,在京城中,人们提起胭脂铺,玉园春的名气竟然也和那些老字号相差无几。
一月下来,三春竟各自分得六两半的分红。
别看数量好像不多,但这只是刚开始,而且真算起来也不少,若在民间,只这些钱养活一大家子也尽够了。
这日,黛玉正在幻真观的书坊陪方若华读书,贾家就派了个管家来接她,说是家里来了客人,是二太太的妹子一家,举家进京,如今快到贾府。
贾母想着都是一家子亲戚,便让黛玉也回去见一见客人。
黛玉闻言,连忙回了方若华,方若华想了想:“外面天冷,最近也不太平,我让茂才带着人送你回去。”
第880章
黛玉向来不怎么会拒绝师姐的好意,便点头应了。
方若华点了二十人的护卫,人人配上弩弓,送她回贾家去。
说起来,虽说外地也有豪族养家丁护院,但养的护卫能用弩弓,还是在京城,那真是天字第一号,独一份,便是睿亲王这等备受万岁信任的亲兄弟,亲王府的护卫也无此殊荣。
方若华有这等特权,是因着一桩事,得了陛下特批,且她替那位陛下‘研究’出许多兵器不说,甚至还装备了一支火枪兵,让那位大佬颇为满意。
即便如此,方若华的火器一类也不敢在京城乱用,在城外用一回,都要提前报备,而且,她心里也很清楚,想要保留这点特权,最重要的还是要有分寸,不能指望封建时代的统治者真变成吃素的小绵羊。
黛玉一走,方若华也收到方肖和夏芬的信,说是他们救下了香菱。
方若华苦笑,她都几乎忘了,还有甄英莲一事,主要是她看的以种灵为主角的红楼同人,香菱虽说在薛家到贾府时出现了一回,作为薛宝钗的丫鬟,给贾母磕过头,却不大有存在感,她看文着实不仔细,事情一多,竟把这姑娘给忘了。
到是夏芬因为自家只有一女,最恨拐子和骨肉分离之事,一直将这件事放在心上,自从到此时空以来,便一直寻找甄英莲的下落。
可他们到了此地,安顿下来,有能力派出人手寻人时,甄英莲已然被拐子拐了去,一场大火,甄家也不复存在,甄士隐出家而去,封氏到是找到了,但也投奔了娘家。
这下子可好,要从万千人潮中寻一个拐子,和一个小女娃,那真是艰难得很。
这两年夏芬和方肖夫妇,救下来被拐卖的孩子到是一大堆,有的送回家去,有的干脆收养下来培养以备后用,却独独找不见英莲。
只能说当下的拐子太多,如英莲一般的苦命孩子也太多。
没法子,夏芬只好遣人盯着冯渊,终于赶在薛小霸王和冯渊为了美人和冯渊起冲突,把人打死之前,带官府的人抄了拐子的老宅,救下香菱。
至于这是不是坏了香菱和那位冯公子的缘分,夏芬一时也顾不得,估计便是香菱知道后续,也宁愿选择现在这般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