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华的小时空直播间_作者:弄雪天子(383)

  画完之后,方若华大笔一挥,写了题记——天道一千三百六十七年,王母于瑶池设宴云云。

  图画装裱好,方若华想了想,又铺开一张纸继续画。

  这一次画出来,天宫车如流水马如龙,仙人们乘驾的不再是五彩祥云,也非灵禽异兽,而是没有马匹拉动的钢铁汽车,在天上飞的飞机。

  天宫仙殿虽然还是雕梁画栋,却是真正高耸入云二十八层,每一层都有神仙来往,上下有电梯起降,楼顶是停机坪。

  仙人们的穿着打扮也十分怪异,各式各样,而且所有仙人都很喜欢用法宝,人手一个镜子一样的平板或者手机拎在手里随意看。

  题记——天道三千三百六十年……

  竟是第一幅画两千年后的意思。

  偏偏画中仙人的容貌,两幅画都一样,神色气质也相仿,瞧着分外有趣。

  方肖一边看一边笑:“要是这画流传千年……”

  夏芬也乐了。

  方若华扬眉:“管那么多作甚,这个小时空本来就奇奇怪怪,神仙妖怪一大堆,谁知道千年后如何。”

  到也是。

第248章 重金

  把画画完,方若华就拿去碧水县城的书肆寄卖,他在碧水是名人,乡试又刚刚结束,虽说不是榜首,但那老榜首可没他风头大,书肆那边一看是他来,连手续费都不收,便答应寄卖,而且给定了一个一看就能吓退大部分凡夫俗子的高价——要价纹银三百两。

  方若华一听这数字,登时哭笑不得不得,又劝不动那画痴书肆掌管,只能做好准备,这里两幅画恐怕要砸在他自己手里了,只要他不愿意让房玉山,高秋他们为了自己的面子着想,自己出钱购下。

  三百两银子是多少?

  这么说吧,在碧水县,良田价格算是贵的,一亩良田六两银子,三百两就是五十亩。

  他只是区区一举人,在外界并无多少名气,并非书画名家,第一次卖画就敢要价三百两,简直是笑话。

  “还得再想想别的法子赚钱。”

  方若华叹气,要不去写书?

  人人知道古今中外最好卖的是教科书,他现在以自己乡试第二名的身份,编写一部写给秀才看的乡试指南,哪怕偷懒些,只列参考书,再出一部分题,估计就能卖不少。

  只是他考科举是应付事,真不大喜欢,如今好不容易过了乡试,居然还要琢磨这些,未免太惨了些。

  房老听自家小弟子很随意地说讨厌科举,哪怕能赚钱也不乐意辛苦,登时大笑:“恐怕没人不讨厌,是人就好逸恶劳。”

  方若华还没想出新的赚钱法子,书肆那边的掌柜就一脸不高兴地给他把钱送了过来,还一个劲喊可惜:“可惜,我还没看明白小郎君的技法,哎,临摹也才临摹了一次,可惜啊!”

  方若华:……!?

  居然还真有冤大头?

  确实是个冤大头,方若华这两幅画刚一挂出来卖,就声名远播,至少碧水县读书圈子里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即便没人买,却还是要夸赞一二。

  首先,那画的确好,看起来至少有几十年的功底,色彩运用也是难得鲜亮,画法特别,像工笔,却又比工笔还要细腻真实。

  再者,内容也有说头,穹顶之上的仙宫,彩霞缭绕,仙气纵横,仙人们欢饮聚会,表情十分真实。

  看此画,都有一种偷窥神仙隐私的奇妙感觉,让人欲罢不能。

  第二幅画,更奇妙,却也不是看不懂,而且讨论得更多,从中能看到东西的也更多。

  说来也巧,书生们这么一讨论,就引来一人,此人乃是东宫的管事,出门办差,途径碧水,被仙人传说勾搭过来,想打探打探消息,虽说时间紧迫,没机缘面见仙人,却听了一肚子的传说回去,这日茶馆喝茶,就听到几个书生议论一幅画,夸得天上有地上无,他是个粗人,却知道自己干爹每次出外办差,都要给太子殿下买一两样文玩摆件,书法绘画,不拘好坏,有趣即可。

  他不会揣摩上意,却也知道跟着学,脑子一热,就去把画买了回去。

  别说,即便是他事后肉痛了片刻,结果他干爹却连道买的不贵。

  “三百两,唔,还行,没被坑,这回出去有长进。”

  夸了干儿子两句,东宫的总管大太监,转身把画献给太子,太子如今卧病,到越发爱起书画,见了也惊喜,竟然非常喜欢,喜欢到连前朝书画圣手,李奉节的寒梅图也被比了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