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是他这个,出了名有妒妻的人,年轻时也没少风流快活。
“年轻人,宠爱妻子很正常,可万事都要有一个度,不能因为喜欢她就太纵容,否则十年后,甚至五年后,你就会吃到苦果。”
翰林院几个过来人笑着打趣了方若华几句,他也懒得和这些人计较。
太后寿诞越来越近。
教坊这边的彩排也越来越密集。
寿诞当日,方若华正穿戴着整齐,要去宫里当差,翰林院一个庶吉士就急匆匆登门,连茶水也没喝一口:“出事了,教坊司戏班子里的人都中了毒。”
“啊?”
方若华大惊,什么也顾不上,连忙穿衣服出门,去了一看,见有太医照应,且因为发现及时,吃过解药,到是没有性命之忧,可是却不可能登台了。
就是她们想登台,教坊也不敢同意,出了错倒霉的可不只是几个小戏子。
只好临时另外找人,但外面的戏班子实在是差强人意,只有一个时辰不到,她们就得登台,即便能找到技术精湛者,这么短的时间怎么练习?
方若华也发愁,目光扫过坐在墙头上的青衣小狐,沉吟片刻,低声问掌院和教坊的人:“临时在外头找人,安全问题怎么解决?”
没等掌院说话,在教坊做了三十年的教习就笑:“哪里用得着我们操心,这些年宣了多少外头的戏班子进宫给各位主子助兴,什么时候出过事?且不说各位主子都被里三层,外三层地保护着,这帮进宫的,有一个算一个,一步也不能多走,一步走错就出不了宫了。”
半晌她又苦笑:“要是万一真不幸出问题,那必然是计划好的,咱们只能认倒霉,到时候不光是我们,从里到外要被处死的决不下千人。”
第264章 好戏
掌院闭着眼轻轻敲击膝盖,半晌叹息,轻声道:“实在不行,余教习便与我一起去请罪,看看能不能临时更换戏单,外面寿春班有几出戏很知名,他们也是宫里常来常往,顶上去没多大问题。”
教习一脸的焦虑。
教坊司的姑娘们集体中毒,肯定要惊动上面,上面派人来调查她到不担忧,纵使查出什么来,终归也与她无关,她又不管膳食,但差事办不好,那就要人命了!
掌院吐出口气:“纵然是前程没了,但陛下仁慈,也不一定就要我们的命,可这次太后寿宴,各地的藩王也来,若是出了差错,闹得太后娘娘脸面上不好看,那可是大事,判我们一个斩立决也不冤枉。”
他一挑眉,神色到是放松许多,“宁愿去请罪,也不能随便找人应付。”
掌院果真带着于教习去宫里活动了下,结果回来时却阴沉着脸。
“明王专门请了江南大家柳如烟给太后娘娘弹琵琶曲助兴贺寿,陛下一早跟太后说了,教坊这边给娘娘排了出新戏,太子殿下看过,觉得极好,太后娘娘十分期待,看来……今天你们这戏,唱也得唱,不唱也得唱。”
于教习眼前一黑,几乎要昏死过去。
方若华咳嗽了声,皱眉道:“我到知道几个技艺好的,就是没什么名气,也许能唱这出戏。”
掌院一愣,摇了摇头长叹:“……当初十年苦读,一朝金榜题名,考中庶吉士,入了翰林,没想到做得却是这等狗屁倒灶的事。”
翰林庶吉士,那可是储相!
方若华嘴角抽了抽,让他老人家这么一说,确实挺别扭的,但即便是翰林院,又哪里来得那么多大事可做。
别说他们这几个初入朝廷,初入翰林院的小鱼小虾,听说上个月皇帝上朝,和大臣们讨论了一个月寡妇再嫁该补贴奖励一贯钱还是一贯半。还有官媒一个月该说动一个寡妇再嫁,还是必须说动两个以上,完不成任务需扣多少工钱。
再之前,还讨论过官员们发的禄米,该给多少新粮,多少旧粮!
这难道算军国大事?皇帝和朝中的阁老们,还不是要讨论处理?
掌院也就是矫情一下,最后还是让方若华赶紧把人召来,他去通知大内侍卫统领刘大人,给他们登记造册。
方若华速度极快,这边准备工作没有做完,那边一众小戏子已经到了宫门口。
于教习走过去一看,登时就吓了一跳:“好俊的姑娘!”
别的且不说,演狐女的那姑娘,可比他们教坊司选的名角更添几分温柔娇媚,还有一丝天真无邪,第一眼看过去,她甚至觉得这正是探花郎笔下的小狐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