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戚从前还担心皇帝会撒手不管,任由江淮在西昌挣扎生死,听完这一番话,像是吃了颗定心丸,附和着点了点头。
皇帝又道:“话说回来,正是因为她是江淮,朕才坚持到和西昌约定的四年之期,若真是容远,就冲西昌这几年的动乱,朕早就派人去把他接回来了,免得受这些罪。”
秦戚再听这话,心里有些不是滋味了。
江淮虽然不是他的亲女儿,可现在身份揭穿,她也算得上是皇帝的亲侄女了,做皇叔的,忍心将亲人吊在狼窝里,还真是狠心。
不过他没敢说,只说了句:无事老奴便去外面候着。
“等下。”
皇帝叫住他,冷冷道:“大燕遣送来的那个质子”
秦戚忙提醒道:“齐王殿下。”
“对。”皇帝连连点头道,“不是说身子有恙,年底就能遣送过来吗?怎么现在还没在路上?是燕王失礼在先,破坏了两国签署的景江条约,派遣质子也是他提出来了,还要朕一遍又一遍的催吗?”
秦戚苦笑道:“皇上心急了不是,那齐王殿下身子本来就不好,说是年底送来,可这年底又下雪,到底是得缓一缓,反正是那燕王先认的错,皇上还是宽裕宽裕吧。”
“不可。”皇帝斩钉截铁道,“这次宽裕一日,下次宽裕一年,这种事情又不是什么小事,宽裕不了。”
秦戚见此,忙道:“那老奴跑一趟礼部,叫裴尚书拟了新的折子送去大燕,催一催燕王?”
他伺候龙案这么多年,早已经是将皇帝的脾性摸个一清二楚,那人果然没有多考虑,点头道:“就照你说的做。”
秦戚见势,转身准备离开,谁知皇帝又将他叫住。
“皇上要喝茶?老奴马上煎来。”他道。
结果皇帝忽然用一种让人背脊寒芒的眼神看着他,将手中的毛笔重新放在笔架上,话音意味深长的说道:“秦戚,朕记着,你从前是太后宫里的人吧,朕登基一年后,才调来这御前。”
秦戚虽然不知道他为什么突然这么说,但却莫名的警惕起来,挤笑道:“正是端和二年六月,皇上还真是好记性。”
“哎呀,一晃都二十多年了。”皇帝啧了啧嘴,“当真是时光荏苒岁月如梭,大半辈子都是你陪着朕度过的。”
皇帝这一席话说的莫名其妙,秦戚暗道不好。
那人至此,直言道:“不过朕的心里也清楚,太后为什么把你调来朕的身边,朕也知道,这二十年来,你给江淮通了多少气儿,朕之所以还把你留在身边,不过是想叫太后放心,你别得寸进尺。”
秦戚浑浊的眼珠霍然一颤!
他自以为做的人不知鬼不觉,没想到皇帝早就尽在掌握,自己的这些小把戏,在这人看来,不过是跳梁小丑。
“朕不说,不代表不知道。”皇帝没有结束,而是继续道,“是谁把朕要处理郭家和陈同的事情透露出去的,你我心知肚明,当初慕容秋和朕说,要处理掉你,朕拒绝了,不过是看在这二十年的情分,如今不管你帮着花君在做些什么,最好收手,朕既往不咎。”
秦戚只觉得手脚发麻,年过半百,有些站不住了,不过就算是如此,他还是咬牙讪笑道:“皇上您说什么?老奴听不懂。”
皇帝了然一笑,没有继续深究,只摆手道:“既然听不懂,那就先下去吧。”隔了几秒,又道,“煎铁观音来,要今年的。”
秦戚紧张到能听见自己骨骼摩擦的声音,顶着压力,带着一身的冷汗转身离开,出殿门的时候,吓得险些坐在地上。
守在外面的孟满见此,关切道:“秦总管,您没事吧?”
秦戚到底还是坚持不住,缓缓的坐在殿前的石阶上,摆着枯槁的手,脸色煞白的意有所指道:“没事,没事了。”
第125章 深冬
燕王在汤帝三番五次的催促下,经不住压力,最终还是派遣齐王来了大汤,和江淮一样走上了这条生不如死的求和质子之路。
不过这位齐王陈留,却没有江淮的觉悟,似乎觉得去敌国当质子,和吃饭喝水一样容易,竟一点警惕意识都没有。
而巧合的是,此次护送齐王去往大汤的,是六道阁,当燕王的命令下到贺家父子头上的时候,这两人不能拒绝,只能照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