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木一秋_作者:水化贝(22)

  南姜子披着披肩捧着一杯咖啡,站在一家传媒公司的落地窗前,感受着雾蒙蒙的秋天,再过一个月,一年就要结束了,时间过的真快。

  她的工作有些遇到了瓶颈,正陷入沉思。

  她正在为一个中美合拍的动作电影做后期美术处理,卡梅隆团队曾经的美术指导拿着稿子对她说:“Jane,你的创作缺少一种‘真诚’,你要用‘本我’来进行创作。”这位德高望重的老爷子说的很隐晦,让她很不解。

  她喝了一口豆奶拿铁,额头贴着冰凉的玻璃,这里的视角还不错,能看到形形色色的人,并不像半岛公寓,只有隔壁高楼的玻璃作伴。

  工作桌上传来手机震动的声音,她在凌乱的笔记本,画板,铅笔中摸索,找到了它。

  是Owen,他在电话里表明需要她去帮一个忙,说是他的一个客户的孩子要参加中国艺考,那个客户通过关系请到了港桥电影学院的招生办负责人,今天晚上约了吃饭,要Owen这个“文化人”前去撑场子。

  南姜子听得直皱眉,首先她没参加过中国艺考,其次她最不愿意参加这种毫无意义的裙带关系的中式聚会,当然,Owen也是。

  想想两个人也是惺惺相惜,不分彼此,她最终答应了他

  南姜子还是小看了这场聚会的架势,两个家庭的孩子一个要考编剧,一个要考导演。考编剧的女孩,浓妆艳抹,毫无朝气;考导演的男孩,梳着小辫,流里流气。

  在这个昂贵的日料店里,这场聚会的氛围显得格格不入。

  Owen介绍南姜子的身份后,两个孩子并不是很在意,他们的目光不时瞥向那个秃顶的招生办主任。

  刚开始的时候大家都有些拘谨,Owen的作用就出现了,他开始调动两个孩子聊聊电影。

  男孩口气有些狂妄,他说:“我最欣赏中国第五代导演,他们能把中国原有的形态展示给全世界,反观第六代导演,很闭塞,永远逃不出自己的圈子……”

  那个女孩开始反驳,说:“第六代导演的作品哲学性更强,在意境上远超出第五代导演的土地情节……”

  南姜子认真地听着,有些想笑,以偏概全的评论,概括性很强的词汇,都暴露出两个孩子的稚气。

  南姜子看着眼前的两个孩子,突然轻轻地问:“你们知道为什么把他们叫做第五代导演吗?”

  两个孩子一愣,女孩脸色有些发红,男孩不想变得狼狈,抻着脖子说:“第五代导演的代表人物有张艺谋,陈凯歌,田壮壮……”

  她看着女孩刷得有些糟糕的睫毛和男孩青春痘留下的疤痕,突然回忆起自己年少的时刻,自己选择艺术的原因有很多,家庭的熏陶,自身的能力,甚至包括经济的无忧。

  这些孩子不一样,他们的选择是因为无法接受平凡,这与承认自身有一定天赋并不矛盾,但是前人的美与创造力,自身家庭的优势,不该成为他们逃避科学文化知识学习的借口,更不是无法约束自己的挡箭牌。

  她笑笑,没再说话,安静地喝着茶水。

  大人们喝了几杯酒,餐桌上气氛开始扭转了,先是商业互吹,资产比较,投资顾问,然后到了对主任的献殷勤时刻,好话,好酒,好兄弟,一个不少地说着,连Owen都被拉进去,喝了好几杯烧酒。

  南姜子本就因为工作有些烦躁,看着Owen无奈地神情,两个孩子灼热地眼神,餐桌上相互敬酒,酒杯越来越低地样子,心里更闷,可是包间密闭,无处可去。

  她的耳边越来越嘈杂,Owen甚至被气氛带动了,嘴里也跟着他们说胡话,这一场闹剧越来越一发不可收拾。

  南姜子与两个孩子也说不上话,偶尔的假笑让她脸部肌肉酸胀,她无聊至极,拿出手机,在桌下翻看着微信。

  人总是爱找存在感的。

  她看到段浪的头像,点开,想了一会儿,快速发了一句“在吗?”,然后扣过了屏幕,放在榻榻米上。

  她看着眼前嘈杂的景象,但是眼中一片模糊,感觉全部聚焦在手机上,她在等待。

  手机震动,她有些做贼心虚地解锁,低头看,段浪回复——“嗯”

  南姜子抬头看了看,不知道要说些什么,过了一会儿,她发了一句——“你喜欢看电影吗?”

  她在桌底攥着手机,有些不诚恳的微笑,看着两个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