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个人一起往孙长贵家里去,路上,杜昕月听宋金武说,打井的事他一早就布置下去了,现在就等着借水了。邢建国听了很高兴,说等打井的时候他把村里的民兵都招呼过去帮忙,人多力量大。
快走到他家门口时,远远地看到孙家大门敞开着,两个村里的婆娘从里面走出来,她们脸上挂着笑容,边走还边交头接耳地说着什么。
“大勇娘,刚子媳妇,你们遇到啥好事了这么高兴?”她们经过他们身边时,宋金武跟她们打趣道。
“彩霞婶子生了,生了个大胖小子!”刚子媳妇高兴地说。
“不是下月初才生吗?”邢建国问。
“提前了,昨晚就生了!长贵盼了这么多年,也算是老来得子了,我们这是为他高兴呢!”大勇娘笑着说。
“不跟你们聊了,我们还要帮彩霞去请聋婆子去。”
聋婆子别看耳朵聋,她还有一项特殊的本领,就是会起名。早些年,不管是村里哪家生了孩子,只要找到她,她都能根据生辰八字给出一个得当又好听的名字。村里好多后生的名字都是她给取的。
说起来,她已经好多年不给人起名了,动乱年代,这种根据生辰八字取名的形式一度被视为封建迷信活动,聋婆子还差一点因此被揪出来批斗,但因为斗她的人的名字也都是她给起的,他们担心殃及自己,便不了了之了。
大概这些年她也给谁取过名字,但那都是背地里的事了。
自从某帮被打倒后,大家伙便又开始找聋婆子帮着起名。
两个女人美滋滋地走远了,宋金武上下端详着杜昕月感慨:“昕月,想不到你还能掐会算!”
第130章 任彩霞生了
“可不,她昨晚还说任彩霞要早产,这当晚就生了。”邢建国也不无感慨地说。
“我那就是瞎说。你们别说出去,让孙家人听到了不好。”杜昕月连忙提醒他们。
“放心吧,这事儿就咱们三个知道。”宋金武笑着说,又不无顾虑地说,“既然孙长贵家里生了孩子,咱们现在过去跟他说借水的事儿,恐怕不太好吧?”
宋金武的顾虑不是没有道理,按照这里的规矩,家里要是有人生孩子了,非亲近的外人是不能随便进入的。大勇娘和刚子媳妇都是跟孙家沾亲带故的人,她们不算是外人,所以可以出入孙家。
而宋金武、邢建国和杜昕月就不一样了,他们中又没有谁跟孙家的人能扯上亲戚。
另外,就算是有亲戚关系,这个时候过去不是帮忙和道喜,而是说这些跟生孩子没关系的事,好像也不太合适。
然而现在旱情严重,借水的事一天都耽搁不得,难道还能因为孙长贵家里生了孩子,就不去找他商量这个事儿吗?
“要不咱们就在这里等吧,等孙长贵出来咱们跟他说。”宋金武提议。
“孙家咋没有人进出了呢?”邢建国边说边左右环顾,嘀咕,“早知道刚才就叫那两个婆娘帮忙进去叫他了。”
几个人在外面等了一会儿,并没有见到孙长贵的人影儿,更奇怪的是连进出的人都没有了。
“德胜不是在你们农场做工吗?”宋金武问邢建国和杜昕月。
“孙德胜前几天出远门了,不在家,要是他在倒也好了。”邢建国说。
“孙德胜怎么这时候出远门了呢?”宋金武嘀咕。
他的话大概有两重意思,一个意思是,孙德胜要是在,肯定会乐意帮他们,可他偏偏不在;另一个意思是,孙德胜的娘生孩子,家里忙翻天,却让他出去躲清闲。
只有杜昕月知道,通常孙德胜出远门,都是他父母为了让他回避某件事情特意支开他,比如他上次出远门,就是他父母为了以此来切断他对杜昕月的念想。
这一次呢?当然是为了让他避开任彩霞“生孩子”这个关键时刻。至于为什么要让他避开,杜昕月心里已经明白了大概。
又等了差不多二十分钟,大勇娘和刚子媳妇回来了,她们两个人不是自己回来的,中间还搀着个聋婆子。
“大娘,你身子骨还硬朗吧?”邢建国跟聋婆子打招呼。
“好,好。”
“大娘,你是来给长贵小儿子起名的吧?”宋金武问。
“好,好。”
杜昕月在旁边忍不住笑,心想聋婆子耳朵背,估计谁跟她说啥她回答的都是这两个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