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去电视台找到负责发广告的人,跟他说想要发个饲料的广告,那人便问他要制作什么形式的广告?他不太懂,就问对方都有什么形式的,对方便拿了项目单给他看。
他发现制作不同形式广告的收费数目都不一样,而且费用都超出了他的预期。
他问对方有经济实惠一些的?那人上下打量了他一下,说他们接过各种各样的广告,给畜类饲料做广告的还是头一家。所以关于这方面广告的制作,他们也是第一次。
他想了想,说你不是饲料厂的厂长吗?要不然你自己上去宣传吧,这样既不用花钱请人,还可以增加你厂产品的说服力,费用方面自然也会低很多。
一听说可以省钱,任诚实想都没想,说成,他就自己去电视上宣传去。
后来,当他从电视台工作人员那里得知,如果请人代写广告词,也要花许多分钱,他又犹豫了,心想不就是写几句话吗,咋又得花钱呢?这样下去,他广告还没播,口袋里的钱先没了。
于是他问对方,能不能自己写词儿?
“行啊,你会写就行。”那个人不耐烦地回答。
任诚实说当时他就想了,没吃过猪肉还没见过猪跑吗?有啥不会写的呢?
于是,他憋了两天一宿,憋出了那段广告词儿。
“任叔,说真的,你这段词儿写得真是不错。”一个学生模样的青年夸赞他。
“哪里,让大家伙见笑了。”任诚实拱手表示谦虚。
第232章 苗艳翠要打大衣柜
“你们都不知道吧,任诚实年轻的时候曾经给咱村当过宣传员。”一个上了年纪的女人张罗着说。
有人表示不信。
“没错,小任年轻确实当过咱村的宣传员。”一直跟杜昕月站在一起听大家伙唠嗑的老太太,此时站出来为他作证。
一看老太太都说话了,大家伙才信了这个说法,又纷纷对任诚实表示起敬佩来。
杜昕月看看身旁的姥姥,又看看那些兴高采烈的乡亲,心里涌出一种说不出的温暖。
她勤劳朴实的乡亲啊,一向直爽,一向热情,从来不会拐弯抹角,从来不会趋炎附势,他们时而欢喜,时而愤怒,时而安静,时而暴躁,但都无不是他们真实情感的体现。
你对他们好,他们会还你一百个好,你对他们不好,他们对你也绝不会留情。这便是他们的性情。
他们日复一日地重复着单调的生活,骨子里期盼着用这种单调换来生活的幸福和美好。
所以,争也罢,吵也罢,怨也罢,恨也罢,他们对生活的憧憬和追求,从来都未改变过。这便是他们的可爱之处。
这两年,郭福和苗艳翠的生活也发生了不小的变化。
土地承包之后,郭福一心侍弄土地,苗艳翠则一边照看豆苗一边养猪。这样到了年底,除了田里的收成外,他们还能额外有一份副业收入。这样,他们的生活状况得到了很大改善,至少再不像从前那样为吃饭操心了。
肚子填饱了,又有了一些余钱,他们夫妇便考虑着给他们的穷家也添置一些时髦的家什。
苗艳翠一直喜欢那种当下时兴的组合大衣柜,平时他们家的衣裳被褥都装在两只四四方方的红漆木箱子里。这两只木箱子还是她跟郭福结婚时的,一只是老太太给的,一只是她从娘家带来的。
木箱子又大又笨重,拿取衣裳很不方便。往往她想找一件衣裳,总要把一箱子的衣裳被服都倒腾出来。
最主要的是,木箱子放在那里不如衣柜好看。苗艳翠和丈夫结婚的时候,除了这两只木头箱子,还有一张桌子,一把椅子,这就是他们的全部家当了。
当时苗艳翠还觉得自己挺知足的,因为不是所有女人结婚,都能得到放衣服的木头箱子,有的能有一只就很不错了,像她这样一下子有两只的实在不多。
但是现在,她却对那两只箱子怎么看都不顺眼。主要是她看到现在新结婚的小夫妻,有好几家都请木匠打了大衣柜。
她特别中意隔壁新媳妇家的衣柜,一边高一边低,橘黄色的,高的分上下两部分,上面可以放衣裳,下面放被褥。低的一面也分两部分,上部分安着玻璃拉门,里面可以放置缸子,杯子之类的东西;下部分是三、四个抽屉,可以放杂物。
除此之外,高低柜子的上面也可以置放东西,能当个桌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