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于杜昕月是神童,她就更不信了。她更杜昕月从小在一起,她那时候的智商什么样,吴巧云比谁都清楚。可以说那时候的杜昕月,不仅不聪明,还可以用笨来形容呢。
还有一个解释,那就是她在十三岁之前,就在城里学完了比她这个大学还要丰富的知识。
可是这不可能啊,七七年才恢复高考的,她又是在哪里上的大学?另外别忘了,杜昕月现在所掌握的东西,可是她这个大学生也无法企及的。
难道杜昕月真的有预知未来的能力?这个说法倒是被很多人认同的。她来这里之后,曾不止一次听人说,杜昕月是个神童。
就连厂长韩满金,都说她是文曲星转世。当时她就笑了,说文曲星转世的不是唐僧吗?韩满金却一脸严肃说,那她就是唐僧转世,反正都一样。
这都是哪儿跟哪儿啊。吴巧云当然不信这个。
吴巧云表示对仓买这些新鲜词儿不明白,杜昕月便一一给她解释这个词儿的含义。还告诉她将来的仓买和超市都是什么样子的,说得头头是道。
吴巧云感觉自己就像是听天书一样,在杜昕月面前,她这个引以为豪的百货公司的经理,已经变得孤陋寡闻一无是处了。
“昕月,我一直想问你个问题。”吴巧云说。
“想问啥你只管问,只要我知道的,就跟你说。”杜昕月说。其实关于将来零售发展的前景,她要对吴巧云说得还有很多。
互联网、外卖、物流……等等等等,她恨不得一股脑儿地讲给她这个百货公司的总经理听,她希望吴巧云能够像她一样有前瞻性,能够把很多事情都想在前头。那样的话,百货公司这头,就不用她太操心了。
她的摊子铺得越来越大,她一个人又要忙这又要操心那,真有些忙不过来了。
“我一直不明白,你咋知道的那么多呢?”吴巧云问她。
“你一直想问我的就是这个问题?”杜昕月问她。
“是啊,这个问题困扰我很久了。咱俩从小就在一起了,我没看到你比我多读多少书,我回城你也没回,后来我上了大学你也没上,可是你的知识却比我渊博那么多,这让我觉得我很没用,说心里话,有一种大学白念了的感觉。”吴巧云耸耸肩,苦笑着说。
杜昕月迟疑了,她不知道该怎么跟她的好姐妹解释她的先知。
以前很少有人问她这个问题,那是因为在这里,很多人都把她当成天生“神童”,当成被“神仙附体”的。她也懒得解释,就随他们去。
而吴巧云不同,她是大学生,是无神论者,她肯定不会相信这些胡言乱语。
另外吴巧云是她的好朋友,好闺蜜,她会格外关注她行为举动,所以对她的先知提出疑问,也在情理之中。
想到这里,她会想到荆怀文,他为什么没有对她问过这样的问题呢?难道他不对她的先知感到奇怪吗?
是因为爱吧,当一个人深爱上另一个人的时候,发生在他或她身上的一切,便都不足为奇了。也许在他的眼中,那只是她优点的体现而已。但愿这不是她自作多情的想法。
吴巧云还在等着她回答,有那么一刻,杜昕月都想跟她实话实说,告诉她自己是从二十一世纪穿越而来的了。但是她又放弃了,吴巧云不是无神论者吗,她肯定不会相信她的话的。
第254章 郭宝珍寻死
“多看书和报纸啊,这些东西书报上都写着呢。”她说。她确实有很多书,很多报纸,很多杂志,只要是带文字的金融和经济方面的东西,她都搜集来,认真。
杜昕月脑子里虽然有前世的记忆,但因为很多东西她都没有深入接触过,知道的也只是皮毛。如果贸然拿到这一世来使用,必然会有很多漏洞。
于是她想到了书和报纸,从书报中她可以获得很多信息。尤其是国外发达国家关于金融和经济方面的书报刊物。发达国家经济发展较快,很多发展思路是可以用来借鉴的。
国外的报刊主要是皮特帮她邮寄,他每周都会给杜昕月寄来一些当下最新的期刊和报纸,天长日久,杜昕月的办公室里堆满了这些东西。
因为都是外文的,别人都看不懂,所以很少有人去动,也没有人会借去看。
“书报上真写着这些内容?”吴巧云半信半疑。
“国内的书报上当然不会有,但国外的书报上肯定有。我办公室里有一些国外的报纸和刊物,有时间你过去挑一些看看不就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