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艳树抓抓自己的头发,撇撇嘴嘀咕一句:“原来是一锤子买卖啊,能干长才怪。”
王广财说:“咱也不需要干长,等把这批货处理干净,超级市场也差不多建好了,到时候,咱们就一心经营超级市场。”
“你打着新悦百货的旗号卖那些东西,万一被杜昕月他们知道了咋办?”苗艳树有些担心地说。
“放心吧,咱们镇和这里隔着上百里呢,她们不会知道。”
接下来,他们又开车跑了几个乡镇,用同样的方法,换汤不换药地卖他们的俏货。
王广财把挣来的钱与苗艳树七三开,苗艳树对这样的分配很不满意,觉得他分到的太少了。
王广财说,他的七份里有两份是属于他老婆郭宝珍的,他实际上只比苗艳树多得了两份。这多得的两份是因为他的创意好,让货卖上了好价钱。
苗艳树便没话说了,他能说啥?主意的确是王广财想出来的,要不然这些货也卖不出那么多钱。
不过,他们不幸运的是,新悦百货一楼的一个商家,不久也进了一批与他们同样款式的电子挂钟。挂钟的零售价是每块十五元。
这种挂钟很抢手,很快便被抢购一空。
镇上有一户人家也买了一块这样的闹钟挂在墙上,他的一个外地亲戚来串门,看到了就跟她打问,这钟是在哪里买的,花了多少钱?
得知这钟是从新悦百货只花了十五元钱买到的时候,她大呼上当,并向镇上的亲戚讲述了她上当受骗的经过。
她说她在家门口买了一个一模一样的钟,却花了七十块。而且还搭了好大的一个人情。最后她特意强调,说那个卖钟的说,新悦百货就是他投资建的。
本镇这户人家的女人去新悦百货闲逛的时候,便把这事儿讲给百货商店卖钟的老板听,还问那老板是不是还去别的镇子卖过同样的钟?
第263章 东窗事发
卖钟的老板说她在百货商店的生意这么好,光在柜台卖货都忙不过来呢,哪有时间走村串镇地卖货呢?而且她确定去对方亲戚所在的那个镇子卖钟的几个人,她根本就不认识。
那个女人也很纳闷,说她亲戚说,那些人里有一个是从香港来的,他们镇上的人都是听说那个香港人投资建了新悦百货,才相信他的。
卖钟的老板就笑了,说谁不知道新悦百货的大老板是杜昕月,什么时候又成了香港人了?真是好笑。
那个女人说,她也是这么跟她亲戚说的,但她亲戚说,那伙人说了,杜昕月是他们雇来看店的,根本就不是大老板。
“什么?他们说杜昕月是他们雇来看店的?”卖钟老板笑得眼泪都快出来了。
事后,这个卖钟的老板把这件事讲给吴巧云听,吴巧云听了也笑得肚子疼。
“昕月,你说现在的骗子花样儿怎么那么多,居然说你是他们雇来打工的,真是快把我笑死了。”跟杜昕月提起这件事,吴巧云还是忍不住笑。
“我是老板还是打工妹都不要紧,关键是他们利用我和咱百货公司来骗钱,最可气了!”杜昕月蹙起眉头。
“是啊,这些人可真不要脸,打着咱公司的旗号招摇撞骗。对了,我听说他们是开着小汽车去卖东西的,只可惜他们都没记下车牌号。”吴巧云说。
“等等,你说什么?他们是开着小汽车去的?”杜昕月问她。
“是啊,两男一女不仅开着车,衣着打扮也挺时髦的,所以大家伙就相信了他们的鬼话。”
“两男一女,开着车,还对新悦百货如此了解,不会是……”
“你是说,王广财他们?”吴巧云先是反问了一句,继而一拍桌子,肯定地说,“没跑了,肯定就是他们!这帮家伙,到处散布谣言说咱们的坏话也就算了,现在又打着咱们的旗号招摇撞骗,实在是太可恶了!”
第二天,杜昕月被派出所传唤,原来是几个外地人将她给告了,说她冒充港商行骗。
杜昕月想起吴巧云昨天跟她说的事情,便知道是怎么回事儿了。
她跟民警还算熟悉,民警自然不相信杜昕月会做出那样的事,便问她是怎么回事?她便将王广财他们打着她和百货公司的旗号招摇撞骗的事跟民警讲了一遍。
“你有证据吗?”民警问她。
“那些告我的人就能作证,他们都见过王广财他们。”杜昕月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