哀家复哀家_作者:十七划(113)

  这才拱拳应道:“懂了。萧姑娘大义,国公爷大义。”声音激动到暗哑。

  没听错,他没听错。

  尚未十分醒觉,又听萧纬问道:“卖给你药丸的小姑娘,说说。”

  话题转得很是突兀,不过陶三来不及细想,只将所知尽数道出。

  “草民只见过她一次,在潼城回春堂。她身边跟着一名护卫,进门便找当家的,先卖了十棵回魂草,说是从九龙山采到,一棵一千两银。姑娘有所不知,回魂草是百般难得的草药,这些年也难得收到几棵。潼城掌柜见她能采到如此大量回魂草,想同她攀个交情,她说自己是过路的,以后不会再卖回魂草,不过,她还有一颗续命灵丹。那会我站在柜台后头瞧着,见她言谈间甚是倨傲,想是身怀异术,后来看到金丹,草民一见心喜便买了。”

  陶三讲到这,羞愧低下头。一冲动花了十万银,若换成别人干这种事,他也定要嘲笑的。

  “九龙山?”萧纬眉心变得崎岖,低声自语。

  “是。草民当时看过,她和护卫,脚底下都沾着泥,加上草药也新鲜,定是从山上下来无疑。”

  “她穿的什么衣裳?”

  “灰色道童袍,尺寸还算合身。”陶三顿了顿,又道,“听说九龙山上有个九龙观。”

  看样子,姓童的出身是个道童,那她为何要跟自己过不去?

  萧纬沉吟良久,想不出所以然。

  当她回过神,盯着陶三的脸瞅了半天,沉声道:“三件事。第一,金丹的事就此打住,不要再扩散了。第二,若几年后那姑娘再找上你或者回春堂,千万不要打草惊蛇,稳住她。第三,我要回春堂为我所用,日后若有什么事,找秋棠。”

  萧纬说完手一挥,示意陶□□下。

  “秋棠就是我。走吧。”全程未出声的秋棠看着陶三轻笑。

  陶三呆呆哦了一声。

  秋桂再度卷起帘子,一阵凉风吹进亭中,融融暖意退却少许。陶三膝盖打着弯,由踵至顶冒着热气,趔趄而出。

  直到走出四角亭老远,他仍觉昏沉沉。有萧国公府这尊大神,回春堂还愁什么呢?每年正月之前,回春堂都要往权贵重臣府邸送孝敬银子,金额五百、八百、一千不等,合计近两万两。

  一年两万两,回春堂从进京起,已经送出近百万两银。算下来,京城药铺这些年从没进过账,本金和利银都送到权贵口中,京城总号上下人口得靠从分店抽银子养活。

  可这份银子不送不行,不止回春堂,就是珍宝斋、□□阁、香满袖那些老字号,一样得送。

  京城这份人脉,关系着其他各地分店的存亡。京里有人罩着,地方上的地痞流氓、大小官非才能安稳避过。他们这些商户之家,不敢求权贵庇佑,只求他们不使绊子,以及,在遭难时能借借他们的名头。

  这么多年,唯独萧国公府没收过孝敬银子。

  今日,能得到萧国公府这份天大助力,他还怕什么?不止十万银能抹平,就是回春堂下任家主之位,爹爹也会更放心交给他。

  最最惊骇的是,她说会想法子,取消这条不成文的规矩。

  她到底知不知道自己在说什么?

  持续几十年的孝敬规矩,她居然想废掉?她堵住皇亲贵族们的财路,就不怕得罪天下权贵?这是初生牛犊不怕虎么?她究竟从哪来的勇气?

  陶三不知自己如何回的陶家。他站在陶府门外,蓬头垢面,目光空茫,形如一条丧家之犬。

  “三少爷,三少爷,您终于回来了。老爷夫人都急坏了。”门房、小厮、丫鬟奔走相告,离家出走的少主子回家了。

  陶三失魂落魄坐在大石狮嘴下,心里那份震撼久久不散。

  “三少爷,您怎的弄成这般模样?这得受了多少罪哦?”老管家闻讯出来,忙指挥几个小厮,“赶紧扶着三少进去沐浴更衣,老爷还等着呢。”

  两个小厮架起陶三,正往最近的院子走,坐不住的陶老爷踱步出来了。

  “生而不凡,生而不凡……”陶三嘴里胡乱念叨。

  陶老爷盯着他半天,挥手让两个小厮下去。陶三失了小厮搀扶,身子立即发软,歪到旁边抄手游廊的栏杆上,张嘴翕翕。

  陶老爷重重皱起眉头:“你在胡诌些什么?谁生而不凡?我看你是失心疯了,花十万银买了颗药丸,又一走几个月。这几个月你都干了些什么,刚才我听方大掌柜说,你居然把苏州药铺给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