哀家复哀家_作者:十七划(134)

  她这才打起精神,取下手指上的黑玉戒指,朝上空看了看。明月村上那团紫气没了。

  看来,真到该离开的时候。此地的福气已被她破去,得另寻一处福运之地。

  如今,她的寿命可活到二十。

  可是,想再找一处地方并不容易。明月村的福运,乃是地方偏僻,少有高人来访,才得以积蓄百年而最终聚成。

  妙童苦思半天,终于想起一件事。孔家祖坟落了文曲星。

  前世,做了秦壁身边大太监的孔琥,还有他哥哥孔珏,兄弟俩读书禀赋极佳。孔珏被人掳走,后来净身进宫,正是因孔家被人夺了运势。

  也许,这一世她可以先一步取之。孔家在青阳县,隶属湖州,从这走水路估计得七天……

  妙童正计划着,墙外传来一个妇人欢喜的声音:“妙仙啊,我又来求您指点了。我这儿子,您再给瞧瞧,他秋闱可能中?”

  这时,田绝从里头走出来。他记得这妇人,吴家嫂子,旁边眉清目秀的少年是她儿子。

  他忍不住看向妙童,目光里带着温情,还有满满信服。

  说起这个吴家嫂子,正是住在杨嫂隔壁的。经三年运筹,妙仙娘子已名满东极镇附近几个州县。到妙仙观上香的人络绎不绝。

  村里最笃信妙童的,还是丧子的杨嫂。

  府试之前,吴家嫂子听了杨嫂建议,带着儿子来妙仙观问卜。妙童看了那少年面相,又见他手掌根有清晰“折桂纹”,便说这孩子能蟾宫折桂。

  如今,可不就应验了。十四岁的吴安在府试中得了案首。

  这些天,吴家嫂子整日将妙仙娘子挂在嘴上,夸她神机妙算。今日她儿子从学堂回村,她便拉着儿子来再问一次卜,看能不能直接去州府参加八月秋闱。若妙仙娘子卜出结果为吉,就准备秋闱;若结果不佳,那就明年再考。

  妙童眯眼盯着吴安细瞧,许久不做声。

  吴家嫂子被她神色弄得莫名紧张,忙问:“娘子,是不是考不中?不要紧,今年不行那就下回再考,反正他年岁也还小。”

  吴安也听得皱起眉。他不信鬼神之事,可妙仙娘子的威名,整个东极岛谁也不敢小视。尤其张大户家二少爷,正是他的书院同窗,他平日无比推崇这位妙仙。

  “测个字吧。”妙童没理会吴家嫂子的唠叨,指了指桌案上的纸笔。

  吴安立刻提笔写了个“秋”。

  ☆、心狠手辣

  妙童漫声道:“这个字写得好。今年秋闱必能高中。”

  吴家嫂子瞬间换了笑颜,领着儿子进妙仙观磕了几个头。

  这对母子刚走远,妙童便一脸愁容:“撤掉桌案封门。”说完转身回了后院。

  田绝照她吩咐做完,大步往卧室赶。进门发现,妙童正盯着自己的小金身发呆。

  “是不是出什么事了?”

  妙童幽幽说道:“你准备准备,三日后我们去湖州。”

  “为何要去湖州?”

  “怎么?你还舍不得走?”妙童掀起柳眉。

  “不是,我,就是问问。”田绝本也不在意去哪,不过如今,他有些舍不得这小渔村。在这里,妙童将身子给了他,他已当她是自己相依为命的妻子。

  妙童轻叹道:“不日,这村子就要有祸事,我们还是早走为妙。”

  田绝问:“什么祸事?能不能告诉村民,帮助他们避一避?”

  妙童冷冷瞪着他:“你可真有善心。”

  田绝不再开口。他忽而觉着,还是将她视作主子更好。

  三日后,二人在夜里静悄悄出了村子,妙童的包袱里只带了自己的小金身。渡口的乌篷夜船早已雇好。两人乘船到东极镇,在那换了一艘运鱼虾的商船,沿河西去,中途又换了一次大楼船,终于在五日后抵达湖州府。

  距离八月尚有两月。湖州作为秋闱场地,街上熙熙攘攘热闹非凡,附近县城许多考生过来观摩号舍,还有些富贵人家为家中少爷提前打点。

  妙童并未在布政使司衙门附近等待孔琥兄弟,而是歇了一晚,次日雇了马车往青阳县去。

  孔家在青阳颇有名气,孔老爷是十里八方有名的善人。在路上稍微一打听,孔家宅子便问到了。

  那是一排高墙大院,从围墙上头可看见里头,一排青色屋顶修得漂亮整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