哀家复哀家_作者:十七划(189)

  当夜,东宫一行十多人,直接宿在这处独门独户的小院里。正是灵童小时候的院子。

  丑时刚过,夜色依旧半浓,外头草丛偶尔响起几串蛙鸣。众人正睡得酣然,小秦瑞“哇啦”一声,用婴儿嚎哭撕裂这个凌晨。

  小家伙又尿湿了。丫鬟奶娘纷纷起身,掌灯、倒水、哄太孙,忙得脚不着地。

  萧纬自然也没心思再睡。正穿戴衣裳,忽闻外头一声惊呼:“皇上殡天,请太子妃速速回宫。”

  萧纬猛地打了个冷战,冲出去一瞧,五福扑跪在地,满眼凄惶。

  她登时睁大眼,两道冷光慑人:“此时宫中谁在掌事?皇后娘娘可还好?几位阁老进宫没?”

  五福被她连串逼问问得愣住,跟着脖子一抽,似恍然大悟。皇上这一去,宫中形势瞬息万变,更要打起精神。

  “皇后娘娘身子不好,已哭晕过去。”五福扭头四顾,见没有外人,小声道:“皇后是气晕的,皇上,皇上死在龙床上,当时王婕妤正侍寝。皇后嚷着将王婕妤拖出去砍头,被闵将军拦下了。小的出来时,几位阁老已经进宫,他们命小的赶紧请您回宫。几位王爷里头,安王肃王到了。”

  “立刻回宫,我骑马。奶娘抱着孩子坐马车,护卫全部跟车。你们要守好小太孙,听秋莲安排,不许有任何差池。”

  萧纬一声令下,众人忙兵分两路、各自张罗。

  奶娘裹着秦瑞走出,前后左右全是人。几个护卫已嗅出萧纬话里的风声鹤唳,双手扶剑,半点不敢马虎。

  萧纬则和五福穿过菜园子,从行宫绕下山。两人一路狂奔,一刻钟到了山脚,一棵大树旁歇着两匹马,和一个小内侍。

  内侍解下马缰:“太子妃,您路上小心。”

  萧纬二话不说上了马:“你到山门等着秋莲她们,慢点赶路,回城等五福接应,见不到五福就返回庙里。”

  内侍点头应是。

  “驾!”萧纬满腔悲痛,全部化为这一声吼,惊得林中乌鹊乱飞。

  当她驰骋在马上,身如脱弦之箭,后边五福唯有死命追赶。一时间,天地只余风声飒飒。

  终于,疯跑大半个时辰,南宫门近在眼前,蒙蒙亮中,尚看不出宫内情形。若在上月,此时恰逢百官上朝,南城门正该排起长队了。但平帝这月休朝,宫墙外只有隐约几个人影。

  估计,是几位阁老收到信赶来。然而,他们并未被放行。

  远远听见守卫说道:“上头有令,除了东门,三宫门都封了。大人还是从东门入宫吧。”

  萧纬勒住马缰遥望,抬眼便是金銮殿巍峨的宫顶,喉头不禁百味翻涌。平帝,居然这样死了,一世英名,毁于一旦。这个勤政的帝王死于马上风,不知要遭多少人唾骂?

  若没有那颗丹药,他还是那个仁慈亲切的长辈,还是德行厚重的帝王,殡天时有百官、臣民感念他的恩德。

  可如今……是她,她毁了他的好名声。

  “太子妃,怎么停下了?”拼死追上的五福大口吸气。

  萧纬逼退泪意,小声叮嘱道:“从东华门进。宫里情形不明,得预备着。你跟在后头,先别露面。注意看我手势,若我让你退,你就到三岔路口拦住秋莲,让她回庙里找灵童师父。”接着,又从腰间取出东宫令牌:“你拿着这个,一会速去关大统领家里,告诉他皇上已于昨夜大行。若他遭遇不测,你就去国公府找霍五,让他联络西山大营,能拢来多少兵力是多少。一定要守好太孙,记住,灵童可信。”

  听着她托孤似的交代,五福心底发苦。“太子妃,小的出来时宫里风平浪静,不会像您说的这般吓人吧?”

  萧纬冷笑:“皇上突然大行,难保他们不起歪心思。希望是我杞人忧天吧。”

  “小的记住了,一会小的看着您进去。”

  两匹马先后拐向东侧,一快一慢,渐渐掉出几十丈远。

  因是夏日,此时已天光大亮,远远便能看见东华门。东门大开。两侧站着的侍卫身子笔挺,一如往常。

  “南门闭,东门开……”萧纬低低念道。

  宫中戒严了。帝王薨逝的皇宫,侍卫一如往常才不寻常。

  萧纬悄悄咽了下口水,驭马冲了过去。

  “吁……”

  马儿停了下来。一干侍卫大惊,面面相觑半天才肯定,太子妃真是孤身一人回来。